【緩和醫療的故事】超越生命的母女傳承

周希諴 |2010.07.08
438觀看次
字級

「一個罹患重病的老媽媽,這輩子一定也看過,許多她的長輩或朋友,在加護病房最後的日子,也許心裡也早已經有些想法了…」

「的確!且就算沒看過,來到『加護病房』多少心中也有底,但我看阿卿嫂大部分的時間,還是以撫摸她的女兒的頭髮為主。」

「阿卿嫂也許知道她這次疾病的嚴重性,以及感受到自己的體力漸失的過程,所以趁著她還有一點力氣、還有一些知覺的時候,抓住一些東西,或表達一些…」

「透過撫摸她女兒的頭,也許雙方都想努力的,多留下一些母女情深的不捨…」

「也許阿卿嫂自己也無法明說,但我想她潛意識裡面,除了要表達愛之外,也想對女兒做生命的傳承吧。」

「什麼傳承?」

「譬如說,要幫忙照顧爸爸,還有,要讓自己活得更好,更幸福啊!」

「其實,我覺得假如阿卿嫂的家人,能夠早一點讓末期的阿卿嫂,轉入安寧病房的話,就不必讓母女跟夫妻的最後回憶,只能被冰凍在加護病房之內。」

「對啊,問題是阿卿嫂有些家人,至今還是不喜歡聽到『安寧病房』。」

「唉!這就是社會大眾對於死亡的忌諱,導致對於安寧療護的誤解。」

「一般人對生命意義及價值誤解,並非只有生、死而已,關係著哲學及藝術呢。偏偏一些人不了解安寧病房是多功能團隊,更能提供持續性的促進善終之服務,早已經遠超過一個安寧共同照護護理師所能完成的。」

「沒錯,其實當生命走到盡頭時,最重要的不是延命,而是關係的圓融吧
!真的不要再虛耗時間於無謂的現代延命醫療,應該積極的接受緩和症狀的安寧醫療,才有充裕的時間準備善終及善生,好好跟家人道愛、道謝、道歉跟道別,這才是安寧療護的精髓。」(完)

(作者為中山醫院緩和病房主任 周希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