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書宏專題報導】家住宜蘭的林美雲患有癲癇症,丈夫因肝癌過世,兩個女兒已嫁人,和獨子「阿德」相依為命。二○○○年耶誕夜,「阿德」到台北參加一場耶誕夜烤肉聚會,結果被楊姓少年持水果刀刺殺身亡。那年,「阿德」十七歲,楊姓少年十五歲。
接獲兒子被殺噩耗之後,林美雲幾乎崩潰,不能接受獨子被害的事實,那陣子半夜聽到敲門聲,她以為兒子回家,開門才發現什麼也沒有。家人怕她想不開,把她接回娘家,但每晚幾乎都哭著醒來。
喪子之痛更是令林美雲失神,她曾經冒著熾熱烈日,走了兩個小時路程到宜蘭市,在百貨公司的童裝部門抱了三具展示洋娃娃回家,將「他們」穿上阿德的衣服,分別放在房間、廚房與客廳,以慰藉思子之情。
不僅如此,林美雲洗米時也是精神恍惚,不自覺把米倒進馬桶;由於心中忿恨未消,出庭時在皮包還藏水果刀和農藥,一心想和加害者同歸於盡。陷入強烈思子與報復情緒的林美雲,一旁的親友都認為她瘋了。
此時,因楊姓少年的母親是基督教徒,對林美雲深感抱歉與自責,尤其聽聞林美雲因喪子而精神崩潰,內心更加愧疚,同樣也備受煎熬。楊母於是主動請宜蘭縣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義工邱松山夫婦協助,希望藉由教會的力量幫助林美雲度過難關。
回憶第一次見到林美雲時,邱松山說,因為思念加上怨恨,讓林美雲的氣色與身體狀況很不好,幾乎到了「不成人形」的地步,但他們仍不放棄,常召集基督教團契的教友到林美雲家噓寒問暖與開導,終於讓她慢慢打開心鎖,試圖學習放下心中的仇恨。
二○○二年八月,楊姓夫婦就在邱松山等基督教教友的陪伴下,來到林美雲娘家表示懺悔。邱松山本料想會發生一場衝突,但卻意外見證林美雲選擇原諒的過程。林美雲說,被害人家屬要的不是鉅額的賠償,也不是以命抵命,其實只是一句真心誠意的道歉。
「當我看到他們夫妻下跪向我道歉,再剛強的心也會軟化。」林美雲說,楊姓少年的父母親同是「艱苦人」,楊父左手因車禍殘廢而無法工作,只能靠楊母賣玉蘭花賺錢養家,並償還判賠的賠償金,夫妻倆因孩子犯錯也吃了不少苦,看了實在於心不忍。
最讓邱松山夫婦感動和佩服的是,林美雲還用愛擁抱了楊姓少年,把他當做自己兒子一樣關心。在楊姓少年服刑期間,林美雲不但主動探監,還多次寫信鼓勵他。楊姓少年後來在回信中寫道:「我做了這麼不可原諒的事,真的很對不起…您的包容、您的愛,讓我體會好多…您給我的不只是愛,也給了我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很多的鼓勵和信心。」
林美雲說,在基督教朋友的支持、鼓勵下,林美雲決定用上帝的愛來寬恕;自己因上帝的力量走出心靈陰霾,就要用這樣的愛積極去關心、包容周邊的人,才活出生命的光彩。
「當自己犯錯時,我們何嘗不希望獲得別人的原諒?若今天是自己的孩子犯了錯,也希望別人原諒我的孩子!」林美雲說,原諒真的很難,需要很大的決心與勇氣,但不放下,最後痛苦的還是自己。
「原諒別人,就是放過自己,但也唯有寬恕,才能回歸過的正常生活。」林美雲說,仇恨放在心裡,對身心都不好;放下仇恨,不但讓她身體逐漸好轉,現在每天也活得自在與快樂。
林美雲對基督教教友無私奉獻感念在心,去年底,她在宜蘭的教會受洗,接受基督教的信仰,且時常「現身說法」,參與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舉辦的座談會,幫助和她有同樣遭遇的被害人走出傷痛。「教友們和我非親非故,卻願意來幫助我,聽我訴苦,現在的我已走出陰霾,我也希望盡自己的力量,陪伴需要的人走過傷痛,讓愛不斷流傳出去… …」林美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