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日本《經濟新聞》昨天報導,日本半導體大廠爾必達(Elpida)最快本月中將與台灣三家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大廠合作,利用小型技術生產DRAM,降低成本,以對抗南韓二大廠的競爭。
與爾比達合作的台灣廠商,包括茂德科技、瑞晶電子與力晶半導體,他們將獲得爾必達提供的小型化生產DRAM技術。這項技術可利用既有的設備擴充產能、降低投資金額,並提升競爭力,以對抗南韓三星電子及海力士半導體公司。
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理事長蔡力行表示,半導體重心已由歐美轉到亞太地區,台灣和日本DRAM廠商有互補互利的空間,要結合日本的力量,在台、日、中形成「黃金三角」。
超小型DRAM是在設計和生產製程上經過特別處理,可將晶片小型化,因此從一片矽晶圓上可產出的晶片數量,將比原本的數量增加百分之二十五。
爾必達以委託生產的方式,提供小型化技術給台灣三家半導體公司,讓他們不需投入鉅額資金去研究縮小回路寬度的辦法,未來台灣三廠只要將目前主力生產線進行小規模改造即可。
爾必達位於東廣島市的廣島廠,再加上委託台灣三家公司的產量,總計每月約生產十二吋晶圓三十萬片,當中六成(約十八萬片)將轉為生產超小型的DRAM。
爾必達把技術過給台灣廠商,以增加日台共同抗韓的實力;爾必達還有新計畫,本年度將投入約一千一百五十億日圓(約台幣四百二十一億),擴大生產回路寬度四十奈米的世界最尖端D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