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彰化地區農漁民及環保團體,昨天到營建署陳情,呼籲全民搶救「國寶級」彰化海岸濕地,他們表示,聯合國提出十項世界遺產價值認定特質,彰化海岸濕地就符合其中三項。
陳情民眾昨天帶著彰化的特產螻蛄蝦(即俗稱的蝦猴)、泥質潮間帶的泥巴,還有豐富的生態照片,呼籲政府保護國寶級的彰化濕地,別讓廢油破壞,也別讓國光石化進駐。
彰化環盟總幹事施月英說,彰化海岸潮間帶面積超過二點一萬公頃。高、低潮線之間的潮間帶寬度更長達五點五公里,是世界罕見的廣大泥質灘地,而位於彰化大城與芳苑間的濕地,更是國寶級的濕地。
施月英說,聯合國世界遺產價值,至少必須具備十項認定基準中的一項;彰化海岸就含有三項認定特性。第一是代表生命進化的紀錄、重要且持續的地質發展過程,更具有意義的地形學,或地文學特色等,是地球歷史主要發展階段的顯著例證。
彰化濕地的第二個特色,是包含出色的自然美景,以及美學重要性的自然現象或地區。第三則是在陸上、淡水、沿海、海洋生態系統,以及動植物群的演化與發展上,彰化濕地是持續進行中的生態學和生物學過程之顯著例證。而且這片濕地擁有最重要及顯著的多元性生物生態棲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