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文化】{12}峭壁、岩洞 建造南岩宮

郭書宏 |2010.07.02
1117觀看次
字級



道教信仰的武當山,供奉最高神尊為「真武大帝」,相傳是北方之神玄武演變而來,在台灣則稱為「玄天上帝」。相傳真武大帝十五歲時受紫氣元君的點化,在武當山修煉四十二年,而武當山全山宗教建築也多與真武大帝息息相關。(圖/記者郭書宏)

全名「大聖南岩宮」的南岩宮,相傳是真武大帝飛昇之地,在武當山九宮三十六岩中,南岩宮堪稱是最美的一岩。建築典雅的南岩宮,整體建築巧妙地利用峭壁、岩洞等險境,建造了一座座宮殿、亭台、山門,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古人以「南岩風景紫霄杉」形容南岩秀麗完美的景緻。

南岩宮擁有不少真武大帝的傳說,像是「崇福岩」是相傳岩頂一岩石崩塌時,真武以足擋止留下的足跡,而「甘露井」是真武飲此處泉水後得到成仙。

南岩摩崖石刻也是代表景點,書寫的「福壽康寧」四字運筆剛健雄渾,頗有「顏筋柳骨」之風。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南岩摩崖石刻名聞遐邇,武當山上逢人常以「福壽康寧」問好、祝福,與佛教徒以「阿彌陀佛」問候同理。

許多人來到南岩宮,只為一睹「龍頭大香」的樣貌,這個凌立於懸崖上的浮雕祥雲龍頭上,設置有一小香爐,由於相傳靈驗無比,以前許多香客冒險進龍頭香,墜崖殉命者不計其數,清康熙年間總督蔡毓榮下令禁燒龍頭香,所以現在遊客只能「遠觀而不可祭拜焉」了。

武當山另一處與真武大帝相關的建築則是「太子坡」,相傳此地為真武大帝在年少修練之時,一度灰心想放棄,在其師父以「鐵杵磨針」譬喻勉勵,讓他再度修行,因此後人將真武被點化之地興建道觀,取名「太子坡」,又名「復真觀」。

太子坡龍虎殿前的牆壁上鑲有「福、祿、壽」三個大字,遊客到此常先在焚香爐燒香,然後閉目摸字,摸到「福」字代表福如東海;「祿」則是預示事業順利 ;「壽」則是意指健康長壽。

在太子殿內供奉有銅鑄年少真武太子讀書像,這也是武當山唯一求學祈福的地方;「一柱十二梁」也是太子坡聞名的一景,在五雲樓的頂層有十二根交叉相疊的木梁,下面只有一根柱子支撐著,設計縝密且匠心獨具,是古代木構建築的傑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