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祖翔宜蘭報導】文科學子上大學後,總算可以擺脫數理夢魘了?錯!佛光大學新生必修學分之一就是數學課,且老師還是罕見的「博士比丘尼」。不過別擔心,在有真法師(見圖/記者李祖翔)的課堂上,不用解題,還可以玩遊戲、當採購員、解讀科學思維,甚至分析事業、規畫人生。

佛光大學校長翁政義認為,都是大學生了,不能用數學公式和解題技巧去折磨學生,但是「把數學的邏輯思維學好,對未來卻大有幫助」。認同校長的理念,剛出家的有真法師,自去年來到佛光大學後,就開始編纂教材、授課,帶學生進入有趣的生活數學。
小組討論和包羅萬象的遊戲是數學課的特色。如觀察不同種類的紙片,分類後用簡單文句敘述理由,不只訓練學生觀察力和分析能力,還能將思維文字化,鍛鍊口才。
令學生印象深刻的是,有次法師擺出三種衛生紙,問:「如果你是採購員,怎麼說服老闆相信你選的商品是最好的?」有真法師說:「未來要面對的世界,沒有一定答案,只有如何完成任務,想辦法用別的角度和方式,去成就自己的人生。」所以他認為,大一就可以先體悟現實,活化過去的制式觀念,在填鴨式的教育基礎上,增添一點彈性,畢業後面臨的挫折就不會這麼多。」
常有人好奇,法師才三十多歲,學歷這麼高,為何會選擇出家?有真法師說,從小與寺院結緣,愛上梵唄,父母是資深義工。他很敬佩,也羨慕不已,父母的慈悲和對佛教的護持,為他種下日後出家的因緣。
自北一女中、台大數學系、台大數研所,到美國史丹佛大學、密西根州立大學作博士後研究止,有真法師堪稱數學高手。在一次返台短期出家沉澱自我後,他思考到,人生不應只為求一個教授的浮名而存在,便毅然決然選擇剃度,放下名利,勇於追尋人生的答案。
數學博士有真法師用數學的真義,為學生鋪路,也在其中推敲著人生答案。出家弘法既能不負所學,又能探索人生,是他從未想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