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禮讚蕭邦兩百歲誕辰

◎周慧珠/文 中華蕭邦音樂基金會/圖片提供 |2010.06.27
729觀看次
字級

紀念著名作曲家蕭邦(Frederic Chopin)兩百歲誕辰,波蘭展開了一整年遍及海內外的慶祝活動。三月一日在蕭邦出生地,首都華沙(Warsaw)以西八十公里的熱拉佐瓦沃拉(Zelazowa Wola),波蘭文化部長茲德諾葉夫斯基(Bogdan Zdrojewski),正式宣布蕭邦年(Chopin Year)揭開序幕。
蕭邦年有近二千場不同的活動,包含音樂會、展覽、電影及戲劇表演,當中只有一千兩百場於波蘭舉行。負責督導這一整年慶典的波蘭前文化部長達布洛斯基(Waldemar Dabrowski)表示,蕭邦兩百年誕辰的活動,希望透過蕭邦的音樂,向全世界展現當代波蘭的形象。
在台灣,為紀念「鋼琴詩人」音樂家蕭邦兩百歲誕辰,二月二十一日中華蕭邦音樂基金會於國家音樂廳舉辦「慶祝蕭邦200歲與蕭邦音樂基金會25歲生日盛大音樂會」;三月一日晚上,音樂家傅聰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蕭邦曲目;而音樂知名鋼琴家陳冠宇也於當天在台北國家演奏廳推出「蕭邦百分百│陳冠宇2009鋼琴獨奏會」。
蕭邦的第一首作品是七歲時完成的波蘭舞曲g小調(KK lla-1),一八四九年三十九歲時完成最後一首作品馬厝卡舞曲f小調(Op. 68, No. 4)。
而近期發行的日本知名電玩遊戲「信賴玲音│蕭邦之夢」採用蕭邦音樂作為遊戲配樂,讓蕭邦的音樂有全新的展現空間。
蕭邦一生幾乎都在寫作鋼琴曲,他從不觸及交響曲或歌劇等巨作,他的創作表現了最純粹的鋼琴音樂,旋律優美而富於文學氣質。而在他的鋼琴曲內,包含了他善感而豐富的愛情,以及深植於心中的鄉愁與家國之痛。同時也吸取了大量波蘭民族音樂的內容,如《馬促卡舞曲》、《波蘭舞曲》等便充滿著波蘭的風味;蕭邦吸收民族音樂元素,再藉藝術化的語言呈現波蘭民族音樂,塑造出嶄新的音樂形象,因此他的鋼琴音樂透露著一種文化的內蘊。
蕭邦的每首樂曲背後都有故事,鋼琴家諸大明說,蕭邦寫波蘭舞曲就像現代人寫部落格一樣,心情好的時候、朋友生日的時候,用音樂來記錄自己的人生。名鋼琴家藤田梓女士表示,蕭邦的音樂在音樂史上扮演著承先啟後的角色,很難想像如果沒有蕭邦會是甚麼樣子,要詮釋好蕭邦的作品是非常困難的,但第一步就是要夠愛蕭邦才行。
鋼琴詩人蕭邦音樂融合了波蘭的語言與文化,是民族音樂的代表作品。女高音黃瑞芬表示,此次有機會演出十七首波蘭藝術歌曲,且是台灣首演,她利用僅僅六個月的時間學習複雜的波蘭語。為求完整呈現蕭邦音樂,練習過程中,黃瑞芬已融入蕭邦的生活,才發現以前所聽過,以德文詮釋的演唱方式,並無法完整呈現蕭邦利用語言與音樂的結合。
藤田梓女士不斷地強調蕭邦是個天才型的音樂家,不管任何一個時期的作品都富有意義。七月十一日,藤田梓與鋼琴家陳冠宇將分別詮釋十四首圓舞曲全曲與四首詼諧曲揭開音樂節序幕,讓台灣樂迷好好沉浸在蕭邦的音樂世界之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