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唱歌飆高音或大聲說話,有些人的嗓子一下子就掛了,有些人卻可以持續保持最佳狀態,這中間的差異在哪?設有嗓音專科的耳鼻喉科開業醫師楊光榮表示,如果要比一般講話來得大聲、甚至要唱歌,無法單靠用力壓迫,只會加速聲帶損壞,必須要有基礎的呼吸訓練以及聲帶到喉嚨的肌肉控制能力,如同在氣上唱歌,這樣的聲音既有力道,又不會讓聲帶太緊繃。
過去也曾是民歌手的楊光榮指出,有些人沒有訓練就愛飆高音,是很危險的事,唱歌一定要經過呼吸訓練,最基本的就是學會腹式呼吸,能夠吸氣更深、緩吐出。因此,持續唱出一個漂亮的高音,需要穩定的呼吸方式來支持;如果用胸式呼吸的大口吸吐,以太強的氣衝擊聲帶,只能一瞬間衝上高音,但無法持續表現,聲帶還可能磨損出血。
除了正確運用呼吸法,楊光榮提醒,生活上有許多嗓音保養的細節應注意,這些都不需要花大錢,但民眾要有自覺來力行,才能避免嗓音容易出問題,下列是他提出的七點建議:
一、懂得適可而止,當用聲音時會緊、不舒服時,就應立即喊停。
二、嗓音一旦出了問題,一定要馬上休息、尤其睡眠要充足,如果繼續更費力使用聲音,會導致嗓音更不易復原的惡性循環。
三、水分是潤滑聲帶的原料,一天至少應補充二千CC的水分。
四、吵雜環境下要更小心用聲音,避免不自覺就讓音量超過本身負荷。
五、喝酒本身不會傷害嗓音,但是酒精會使得聲帶微血管擴張,加上酒醉後人容易變high,這時易出現過度使用聲音導致傷害。
六、最好不要抽菸,因為菸品的成分會減少聲帶黏膜的正常分泌,變得比較乾、容易磨損。
七、不辣不吼不清喉,少吃炸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