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千年古都西安計畫用十年時間建成國際化大都市,爭取到二○一五年,一半市民能認五百個正體漢字、會說九百句英語,既要誦唐詩、宋詞,也要能讀歌德、普希金,這讓西安市民覺得壓力很大,也引起大陸網友熱烈議論。
《華商報》報導,西安人口約八百萬,估計到二○二○年將達一千萬左右,西安政府希望八成市民都能對外國遊客用英文介紹景點,為此,將配合建立市民再教育經費補償制度,訓練市民英語口語。同時,希望市民認識、會寫五百個正體漢字。
為加強外來人口的「文明與禮儀」,西安將以社區學校為基礎,開展「禮儀課程」,要求外來人口到西安,在辦理暫住證前,必須先入校就讀,拿到結業證書後,才能辦證。
西安也將對「不文明舉動」開罰,例如:隨地吐痰、亂丟垃圾罰人民幣五十元、行人闖紅燈罰人民幣一百元。
這些規定洋洋灑灑,西安市民反應兩級,但一致認為,政府需要推出完善的配套措施,比如隨地吐痰、亂丟垃圾、闖紅燈罰款等,要由誰來罰,罰款將作何用途以及市民該到那學外語、如何認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