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感動會使人哭泣,我想很多人從離開學校後已不曾感動過。
但是今天我要分享一部讓我熱淚盈眶的電影,一部叫做《翡翠森林狼與羊》的卡通。
故事敘述一隻狼與一隻羊,在暴風雨中同時躲進一間屋子而相遇。
由於屋子裡光線不足,狼與羊因不知道彼此身分而相談甚歡,直到後來他們再見面時,才發現竟是天敵的關係!
但真摯友誼讓他們超越族群而成為好朋友,只是,其他族人並不這麼想。他們的關係被發現了,不得不開始逃亡,希望找到種族和平共存的翡翠森林。
一路上,野狼不斷地抵抗心中想吃掉羊的慾望;而小羊看到野狼這樣的掙扎與煎熬,也了解到這份友情是多麼的珍貴,甚至說出「其實你可以隨時吃掉我」的話,這種互相體諒互相接受的友情,不知道為何讓我莫名地感動,當時我真的哭了,靜靜地哭著。
我想也許是我一直不了解所謂真正的友情,也因為自己不曾擁有過而哭泣。
那麼,這個經驗跟寫作有何關係呢?
曾有一個學生對我說:「文學像是湖畔垂柳。」我很喜歡這句話,因為他提到了創作很重要的一項特質,那就是「追尋看不見的世界」。
看見自己是一種層次,更高的境界卻能看見別人,甚至身後的背景。
很多事情不只有表層或單一面向,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若要從不同的角度解讀,必須多層面的觸及,才能發現早已存在卻未被提及的部分。
但是像我們一般人,天外飛來一筆、靈機一動提筆而寫的時候居多,再不然就是狗急跳牆、萬不得已的情境下,擠出一點點堪用的字句來拼湊。
能精準的表達就算不錯了,想藉寫作看清自己的靈魂和生命,找到更深一層的價值,談何容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