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篇新聞報導指出,有大陸的大學畢業生,因為五年找不到工作,為了生計,只好做民工,一氣之下,還燒掉了畢業證書。還有學生看到這段影片後,在網路上回應:「別說四千元,現在誰給我一千五百元,只要包吃包住,我馬上去!」
看看我們所在的台灣,其實,也有愈來愈多大學畢業即失業的例子。然而從很多數據上顯示,失業的孩子不完全是因為找不到工作,嚴格來說,很多都是因為孩子找不到「如自己預期的工作」,或是「薪水夠高的工作」,這樣的結果,導致許多大學畢業的孩子選擇延畢、繼續念研究所,或寧願待在家裡當米蟲,也不願意投入企業工作的困境。
六月,正是大學畢業的旺季,為了不讓孩子畢業即失業,當我們的孩子要走出社會和別人競爭前,我們是否應該先檢視一下,孩子具備了哪些能力?除了在學校得到的專業技能,孩子的挫折忍受力、工作的持續力與耐力、挑戰自己的能力,是不是都具備了呢?
台灣大多數的父母都是苦過來的,但是,他們寧願苦自己,省吃儉用,卻不願意讓孩子受苦,我聽說很多朋友的孩子,一個月甚至有超過一萬元的零用錢,有的孩子大學畢業後,住在家裡三年了,爸爸媽媽也不會逼他,仔細想想,這樣怎麼能幫助孩子自立成長呢?
看到大陸孩子的例子,我懇切的提醒家長,一定要放手讓孩子吃苦,不管孩子找到什麼工作,只要有機會,都應該鼓勵孩子勇敢去承擔;因為在這個社會,只要你願意付出,即使是不同領域的工作,都可以有所獲得。況且,有能力賺錢養活自己的人,就是值得讓人尊重的人。
把孩子的「吃苦」當作他人生旅程中的「補品」,相信十年後,您的孩子一定能在眾多人中出類拔萃,獲得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