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三重訊】一名住中部讀大學一年級的十九歲黃姓男生,三年前被診斷罹患僵直性脊椎炎,日前因右大腿關節劇痛到台北縣立醫院就醫,醫師發現髖關節已壞死,施以髖關節置換手術,第二天病患就可下床走動,五天後出院,如今已能正常活動。
副院長楊長彬表示,僵直性脊椎炎患者不太會嚴重損壞關節,這位年輕患者可能功課壓力大,致使生活作息不正常造成。
楊長彬指出,僵直性脊椎炎早年被稱做「竹竿病」,是屬於免疫系統方面的慢性疾病,主要侵犯脊椎關節及附近肌腱、韌帶等,導致鈣化僵硬,最後脊椎因失去柔軟度而形如竹竿。
「竹竿病」有些與遺傳有關,也有無家族病史的。此病除侵犯人體脊間關節,還會破壞其他大關節,尤其是直接承受人體重量的大腿根處之髖關節或膝關節等。
他提醒,僵直性脊椎炎屬於免疫系統的疾病,日常保健以及規律的生活就顯得重要,盡量多活動、多伸展及彎曲筋骨,避免長時間固定同姿勢,若已脊椎融合或成竹竿狀椎,則需避免脊椎過度受力或彎曲,而最好的運動是游泳及柔軟體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