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許宏義台南報導】雲嘉南地區五縣市洗腎人口,共有一千七百多人。醫師呼籲,民眾應改變用藥習慣,並控制血壓與血糖,做好體重管理,才能避免腎臟出問題。
根據台灣衛生單位與美國腎病研究組織報告指出,台灣每年新增尿毒症比率(發生率),為每百萬人口有三百五十二人,高居全球第二位。其中,雲嘉南地區最嚴重,每百萬人口有五百一十四人,為國內尿毒症發生率最高者。
成大醫學中心腎臟專科醫師宋俊明指出,台灣新增尿毒症比率僅次日本,但雲嘉南五縣市人口超過三百四十二萬人,罹病者約一千七百五十餘人,比率高居全球首位,醫學界推測應與用藥習慣相關。
主因在於不當用藥醫療行為。他說,中南部民眾常服用顧腎偏方,往往造成腎臟負擔,再加上感冒糖漿藥水中的非類固醇消炎藥,吃多反而有害腎功能。
成醫與台南市衛生局計畫在「六一八全國愛腎分區保腎園遊會」活動中,將共同推廣民眾愛腎保腎觀念;腎臟病高危險群應每三個月做護腎檢查,包括驗尿、驗血、量血壓,若有異常,須做進一步檢查。
宋俊明提醒,平時須有自我健康管理觀念,留意小便次數與尿量,若有下肢水腫也須注意,尤其須改變不正確的用藥習慣。另外,應遠離菸品、不用偏方和草藥、不憋尿,並做好體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