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賤傷農」年年有 收購補貼何時了

汪芊(北縣新店/研究人員) |2010.06.10
951觀看次
字級

香蕉產多價崩 補救措施老套 建耕地與作物管控機制 並輔導轉種 勿讓農民噩夢連年

報載香蕉生產過剩、價格崩盤,產地批發價低到一公斤二到四元,農糧署日前宣布增加外銷量,以每公斤十五元收購外銷日本,以穩定價格,但只有與青果合作社契作的蕉農受惠,一般焦農看得到、吃不到。

每當一種農作因盛產而價跌,農民苦不堪言時,就有許多民間善心人士自掏腰包,幫忙消化過多庫存,政府也會端出收購、補貼等措施。

但說來好笑又可悲,農業是台灣的強項,每年出口的各式高級水果、花卉賺進不少外匯,然而政府對農業卻沒有積極、宏觀的政策。

以美日為例,兩國的農業政策明確又強悍,讓人了解政府照顧農業的決心,卻看不到台灣歷任政府有這種決心與作為。

農產品產量過剩導致價格下滑,幾乎每年都發生,只是作物不同,為什麼政府不能預防,有效地掌握耕地與作物的管控,當有過多農民打算生產相同的作物時,以補貼休耕或補貼、輔導轉種其他農作物方式,來抑制可能的產量過剩?

至於補救方面,為什麼每次都要媒體報導,替農民喊冤喊苦後,政府才會擴大補貼或收購範圍,是否媒體不報導,政府就不管了,或依法行政,做分內工作就好?

台灣真的是寶島,能生產各種蔬菜水果,這是台灣的寶貝,遺憾的是,這麼多年來,政府似乎不曾認真地正視農民的問題,別說預防,連補救都隨便,難怪年輕人不願意務農,辛苦又沒有錢賺,甚至一不小心還會背一身債。

農業是立國基本,在全球糧荒即將到來之際,保護自家農業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國土安全政策,補貼轉種其實花不了多少錢,但政府寧可對企業大降營所稅、「讓利」電子業,卻不願提高農民補貼轉種金額,實在令人不解。

只要編列一點小錢(農業只占國民總收入百分之三),就能幫助農民活下去且活得更好,也能讓百姓吃到好的蔬菜水果,但政府卻讓造成農民生活困境的問題長年存在,實在讓人懷疑政府真的有心幫助農民。

盼望農委會、農糧署等相關單位能攜手合作,好好照顧辛苦耕耘、只求溫飽的農民,不要再讓他們因為盛產而苦,承受入不敷出的痛。

汪芊(北縣新店/研究人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