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於一九二三年出生在台北,歷經日據時代與國民政府搬遷來台的艱辛歲月,為了生活,從小就得陪著祖父母,幾次從出生地遷移到彰化縣員林鎮等地,再輾轉回到台北定居。父親跟著阿公DIY做了一台板車(早期的人力拉貨車),做為「賺吃」的工具,協助拖運煤炭等生活物品,造就小小年紀即懂得如何為攢「一分五釐」而努力,也養成他一生克勤克儉的美德。
爸爸受的是日本教育,因為書念得很好,小學畢業時,「公學校的先生」還專程拜訪阿嬤,希望能好好栽培爸爸繼續念高等學校,但礙於生活條件不允許,阿嬤只好將兩個兒子送去當學徒。
當學徒除了認真學習技術以外,打雜、當褓母……樣樣都得兼作,因為刻苦耐勞,所以爸爸通過了那段艱苦嚴格的考驗。出師之後,又靠著細膩的工法、品質保證,以及優良的口碑,自行開立汽車板金修護與噴、烤漆工廠,並賴此成家立業、養兒育女,我們兄弟姐妹六人,就是他腳踏實地、實實在在做人作事,靠著那雙「黑手ㄟ」的雙手養大的。
爸爸是傳統型的嚴父,不苟言笑,一向為我們所敬畏;但我們也一直感受到他的仁慈,因為他雖然節儉,對我們卻經常是要五毛給一塊。家裡所有日用品,只要能修的,絕對不放棄,非得自己搞定。
萬能的爸爸,手藝真的很行,工藝精湛一絕,絕非浪得虛名!如果大家還記得,三、四十年前福樂冰淇淋那大大的商標,從運輸車到冰箱;以及福特汽車那橢圓形的英文商標,都是爸爸的佳作代表。
青壯年時的父親,每天早出晚歸,但是在難得的假日,也不忘用他那部二手老爺車,帶我們這群蘿蔔頭出遊逛逛。經常去的是北投洗溫泉,還有北海岸一帶,對幼年的我們而言,那已經是最奢侈的旅遊了。
也因為父母親都是虔誠的佛教徒,對於各佛寺廟宇的開山建廟、鋪橋造路等功德,都會帶著家眷與員工,一起發心參與,讓我們早早種下願與大眾廣結善緣的觀念。
爸爸終其一生,從學徒、自立到當老闆,進而成為人人讚歎敬佩的老師傅,其中也曾經歷過不少工作上的挫折,與經濟上的壓力,但都能努力去克服。如同生前住院的那段期間,幾次危急時刻,他仍然那麼的勇敢努力堅持呼吸,沒有半句呻吟,讓我們佩服、感動與不忍。
一生靠勞力養育我們的爸爸,是個小人物,非常的平凡,但在人生的終點,卻有著我們這群和他一樣平凡的六個子女,還有兩位好媳婦,三位如同兒子的賢女婿,十二位內外孫。誠如妹婿賴居士說:「爸爸是平凡的偉人」,父親表現出來的仁慈、勇敢與尊嚴,值得我們尊敬的。
媽媽及我們這群子孫們,也將以信仰為傳承,追隨您的步伐,以佛法為依皈。我們會遵從您的教導:挺胸做人││無愧於他人、社會、國家,行有餘力時,盡力幫助他人。謹以虔敬懇切的心,對慈愛的老爸致上最深的祝禱……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