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據台灣腎臟醫學會估計,目前台灣每二十人有一人罹患三至五期慢性腎病,比率百分之五,慢性腎病儼然是繼肝炎後成為「新國病」,主因仍與長期服用止痛藥相關。
台灣腎臟醫學會以三高調查推估台灣十五歲以上國民,約有一百一十五萬人罹患三至五期慢性腎病,亦即每二十人中,就有一名是慢性腎病患。
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黃秋錦指出,台灣慢性腎病高發生率可能與人口老化、慢性疾病、原發性腎臟病,及不當用藥相關。高危險群包括六十五歲以上老人、糖尿病心臟病者、有腎臟病家族史者與長期服用藥方者等。
其中不當用藥為主因,她說,過去國人有服草藥偏方的習慣,會造成腎負擔,現在觀念已有改變。
但服用止痛藥卻是另一問題,尤其是七十五歲以上者,很多人會亂買止痛藥服用,因而使罹患慢性腎病機率增高。
黃秋錦表示,目前比較可能造成慢性腎病的藥物包括,減肥藥、止痛藥,尤其是止痛藥,建議勿服用超過一周。她建議,慢性腎病高危險群應每三個月進行驗血壓、驗尿、驗cr(血肌酐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