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南華文學獎「高中組」決審會議紀錄》詩國麥田圈的邀請 〈下〉

 |2010.06.02
1599觀看次
字級

決審會議於五月七日下午一點整,在南華大學成均館三樓會議廳舉行。本屆決審會主題,乃以「詩國麥田圈的邀請」為意象,當天並正式發表入圍作品《詩田圈》詩集,回響熱烈。高中組邀請新世代詩人紀小樣,以及南華大學侯作珍、張錫輝教授擔任評審委員,並由傑出系友嚴忠政老師主持決審會議之進行。以下由評審委員發表本屆作品整體看法與評審重點。

侯作珍(以下簡稱侯):詩透過意象和象徵的經營,表達一種情感和狀態,使讀者可以經由多種的詮釋,其實是一種很迷人的腦力激盪。我審查的標準,較注意詩文字的精鍊跟流暢,使用意象的清新自然。我感覺這次入選的詩,在題材上算是多元。另外高中學生如何用詩去表達屬於當階段的生活經驗跟心得,也是我特別注意的題材。

紀小樣(以下簡稱紀):要挑出好詩來,我較看重藝術的完整性,這就是績優股。但是除了績優股之外,我比較肯定的是潛力股。自己琢磨可以自我雕琢。只要你是一根針,布袋永遠不會把你封住,總有刺破的一天。如果他對詩的意象掌握還有一些特殊現象,是我比較注重的。

張錫輝(以下簡稱張):對於這次的作品的一個標準,除了意象的凝鍊,這應該是我們大家共同的一個標準。我重視文字的韻律感。另外,文學感受力亦同樣重要;但是,這永遠是念文學可能會遇到一個難題,在讀了很多文學作品後,有些文學作品的書寫,會反過來限制自己的感受。事實上我覺得所有文學創作者都應該去思考,讓自己的個人靈魂出來,而不是受限於文學作品、書籍上的語言,或是典故。

透過三位評審得開宗明義之後,接著進行第一輪投票,每位評審不計分圈選八篇詩作。結果如下:

搳一票作品討論

〈考場〉:

侯:這首詩的題材,它是在高中生活裡很常見。但表達的方式,我覺得很簡潔、很有詩意。難得的地方是,他可以把普通的場景寫成有詩意的樣子。

紀:一個普遍的材料,除非你寫得很好,你才有辦法勝出。他的取材上,感覺上就沒有比較能打動我,還有一些想像,就我來講,可能還沒辦法屬於一些特殊的想像。

張:我覺得他的詩,整個氣氛的營造是還可以,但結尾其實不是很好,和前面整個的詩意沒有貫串下來,就是斷掉了。另外這作者他太急於想要說明自己的想法跳出來講,他會用一些括號在裡面。自己跳出來解釋,破壞詩的韻味。

〈保存〉:

張:我覺得這首詩是一個情詩,它是情緒很浪漫,有一種淡淡的哀愁;讀的時候,會喚起一些年少的情懷,這個氣氛我覺得,這樣感受他掌握得很好。另外一個重點是,我覺得他這首詩的韻律感很好。那這首詩可能會有一個比較大的問題是,它比較淺白一點。

侯:這首詩其實感染力也滿足夠的,整首詩,它就是以一種含蓄的、唯美的一種抒情的方式來呈現。因為這種愛情詩的題材比較普遍,就沒有選入。

紀:這首詩明顯是青春期的戀情。它是一首對逝去戀情的回憶,我覺得這作者很可惜的是,他第一段基本上還不錯有一個關鍵字連結,但下面卻沒有繼續,實在很可惜。

〈詩城〉:

紀:這首詩主張只要寫一首詩,就可以天下文明,就可以當官。整個意象很飽滿,因為詩可能是憂國憂民憂天下,所以他經常將感情變得非常的纖細與過敏。

侯:我覺得這首詩它勾勒出詩人理想中的國度,如果讀詩跟寫詩它可以成為一座城市主要的生活,的確是人類世界最美好的一種體驗。不過最後沒有選擇這首詩,覺得它的烏托邦色彩過於濃厚。

張:這首詩一個問題是,一種比較刻意,而不是出自於一種抒情的感受。另外一個很大的理由是,我對他結尾那兩段比較不這麼滿意,牽涉到對每個文字韻律感的掌握。

〈追求〉:

侯:這首詩在表達對戰爭的恐懼,以及對和平的嚮往及追求。意象滿貼切的,透露一種荒謬的無言之感。那種感受還滿沉痛的,我覺得它拿捏得不錯,不會流於很激情的吶喊。

紀:評詩有一個很重要的名詞叫象,那意在我的解讀裡,詩有時候充滿太多密碼了,需要我們一層一層的去撥開。

〈蘋果汁〉:

侯:這首詩以女性的觀點去消遣男人,但它缺少含蓄的美感,不過有一種女性冷眼睥睨愛情的嘲諷的腔調,還滿能刻畫出女性對於愛情失望之後,那種憤恨跟嘲弄的心情。

紀:第三段很明顯,男人被調侃被嘲諷。特別的是倒數第二段,把你煙熏成香蕉狀的蘋果,我覺得很不可思議,一個蘋果是圓形的,怎麼把它煙熏成香蕉狀,想像力太特別了,這到底要怎麼辦到。整首詩是比較調侃和嘲諷男人愛情的。

張:面對這首詩我們身為男性能講什麼話,有點為難。這首詩其實入圍的十七首詩裡面我倒是有選,倒數第二段的意象有點隱晦,很難想像,跟紀老師的感覺一樣。

〈牆破〉:

張:這是一個少年情懷的一首詩,我認為他對牆的意象用得很好,那個年齡層的生命,不會感覺到說自己在面對那樣的世界,會有怎樣的抉擇,以及自己的擇善固執,中間種種的一個衝突,他這方面表達得滿不錯。

侯:它是很能表現一個不能融入世俗的那種很孤獨自卑的心靈,其中有很傳統抒情的表達方式,但因為我個人沒有特別偏好這類的詩,所以我就沒有選了。

紀:這首詩感覺上好似要意象飽滿,但卻意象失調,好像在抽象的意的方向比較可以看;象方面看,直接用抽象的名詞來帶過,覺得他用太多抽象的東西。

〈那一年雨聲遲遲沒有回來〉:

紀:這樣子念過,我覺得他的意象滿統一的。還有每一段都會出現,可以從上一段再產生連結扣連的東西,他的詩念起來有步踏的旋律,有詩的離情氛圍,可是我覺得第二段有點累贅。

侯:我讀這首詩感覺有種尋不到理想和目標,像迷途羔羊一樣,焦慮和無助的一種失落感。不過她用那一年的雨聲遲遲沒有回來,來代表這種尋找和落空,我感覺有一種刻意經營出來的詩意,就覺得讀起來不是很自在。

張:他的音韻感是滿不錯的,但是我也有同樣的感覺。它是刻意經營,第二段葡萄那個地方有經營太過的感覺。

〈年夜裡脫逃的祕密〉:

侯:這首詩也是比較女性觀點的詩,其實我覺得這首詩滿有趣的。因為它跳脫一般人對年夜的觀點,以女性的觀點表達年夜對女性的負擔。這種逃脫的渴望變成婦女在年夜壓抑內心的一個祕密,讓我個人對這首詩滿有共鳴的,說出很多婦女的心聲。

紀:如果是兩位女性的評審,也許挑出來的詩就不太一樣了。這首詩想得太多了,內容透露的心思蠻散亂的,作者很在意別人對她作品的評論,渴望被了解卻很難真的被了解。

張:這首詩寫出了疏離的感受,我可以看出作者表達她自己在年夜,過年過節的時候,心有點破滅的人在這裡時非常受不了,其實我會覺得文學創作,並不應該是在激情的那一剎那去寫,我比較認為在未來去寫這個才能掌握,應該在拉開那個時間再寫會比較好。

搳兩票作品討論

〈無眠—致被剝削的所有〉:

紀:無眠後面的副標,是致被剝削的所有,它指涉的太寬闊了,什麼是被剝削的所有,沒辦法從這首詩裡面讀得出來。還有語言跳躍太快,沒辦法產生聯想。最後一段有很多太抽象的東西,它的敘事性好像沒辦法讀出來它指涉的是什麼。

〈在公園角落的長椅子〉:

侯:我覺得這首詩的水準,在視覺、聽覺、觸覺的描寫上都很細膩,整體文字也是很流暢,不過它有點散文化,詩味比較不夠,所以我就沒有選擇它。

〈偶書春日〉:

侯:這首詩是寫景詩,在這些寫景詩裡面是寫得最好的。運用熟練的擬人法,把春雨和白花帶來的甜蜜和醉人的氛圍,烘托得十分生動自然,有種身歷其境的感覺。

為避免遺珠之憾,主持人特地敬請三位評審,再各選一篇不在剛剛圈選的五篇作品裡的詩,三位評審選出三篇,加上剛才的十二篇,共有十五篇作品,將進入最後評審的一個階段。

〈貼紙〉:

紀:這首詩是寫對童年緬懷童年純真的歲月,因為沒辦法回去了,所以用詩的形式來回溯,裡面有些滿能引起共鳴的東西。整首詩的意象滿統一完整的,對童年緬懷那種純真的歲月,所以我會再推薦這篇作品。

張:我覺得這首詩讀起來有淡淡的鄉愁,第一次沒有選進去,我認為第三段的意象是個敗筆,所以就沒有把它選進去。

〈夜曲〉:

侯:夜曲這首和〈偶書春日〉一樣我都有選進來,它們都是很簡潔的寫景抒情詩,讀起來很有詩意,不過他寫的是夜的無眠幽怨跟哀傷。他在技巧上和〈偶書春日〉相比還是略遜一籌,所以最後沒選它,不過可以推薦一下。

搳高中組獲獎作品揭曉

所有獲票作品討論完畢,共計有十四篇作品進入最後的投票。接著進行第二輪的計分投票,評審選出五篇得獎詩作。

經過評審確認且無異議後,第四屆南華文學獎新詩獎———高中組結果正式出爐,並由南華大學副校長慧開法師,為五位得主頒獎表揚:〈無眠—致被剝削的所有〉、〈在公園角落的長椅子〉、〈偶書春日〉、〈蘋果汁〉、〈那年的雨聲遲遲沒有回來〉,以上得獎作品不分名次,每位得主獲頒文學獎狀,以及獎金五千元,詩作並永久典藏於詩國的麥田圈。(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