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南華文學獎「大專暨研究生組」決審會議紀錄》詩國麥田圈的邀請 (上)

 |2010.06.01
1715觀看次
字級


第四屆南華文學獎「大專暨研究生組」決審會議評審渡也(左二)、岩上(左三)、顏艾琳(左五)與主持人陳旻志(左一)及得獎者合影。



地點:南華大學成均館會議廳


時間:二年五月七日十四時五十分酖十七時三十分

評審委員:岩上、渡也、顏艾琳

主持人:陳旻志老師

記錄:陳卉家

 
南華文學獎是本校南華大學文學系舉辦的全國性徵文,每年聚焦於單一文類的徵選,在師生與系友多年殷切的深耕之下,已然形成文壇嶄新勢力;感謝各界的持恆關注,圓滿完成此一年度文藝盛會與青春的饗宴。

大專暨研究生組決審會議,乃敬邀請當代著名詩人渡也、岩上、顏艾琳等人擔任決審委員,本屆總策畫陳旻志老師主持決審會議之進行,並由本系袁盟政與馮瑀珊同學,擔任大會司儀。

縱觀本屆參賽作品,新秀與各校知名寫手雲集,競爭十分激烈。大專與研究所將產生五位得主,獲頒「詩田圈」文學獎座,以及獎金一萬五千元,盛況可期,大會推舉岩上老師擔任主席,並針對本屆作品發表整體看法與評審重點。

顏艾琳(以下簡稱艾):我覺得其實這兩組看起來,大專組較能夠呈現生活面向的閱讀層次。然而碩博士班的部分,感覺有一些題目非常的哲學,呈現是自己對人生哲思的觸動,因此在研究所的部分,我覺得他們在哲思內在的區塊,比較偏向神祕學的領域。

渡也(以下簡稱渡):我的看詩守則,第一點詩要寫得像詩,不能像散文的分行,更不能是小說,絕對要像詩。第二希望詩要讓人看得懂,有些詩太晦澀,表達上會比較不易理解。再來,我們強調詩要感人、動人,而且能夠感動下一世紀的人。我很注重創意,還有主題要有內涵、有意思,而不僅只是一些文字的配合,我希望詩比較自然而不造作。有些文句讀起來很拗口,希望文句要順暢,還有讀起來要有音樂性。

岩上(以下簡稱岩):這次的作品,大部分還是想像的方面居多,我個人是比較喜歡有生活的體驗、有生命的體認的這類作品。詩很重要的是語言的使用,就算作品內容再好,但語言沒有連接上,不僅沒有美感,也無法進入背面裡的風景。另外,詩的高低深入,要看它的聯想力,最好能夠包含兩三層的聯想力。

三位詩人揭示了基本的評詩標準之後,緊接著進行大專組第一輪的投票,每位評審不計分,圈選五篇詩作,並對圈選作品發表賞析和推薦理由。

搳一票作品討論

〈飢餓三十〉:

渡:題材很常見,但筆法很特殊,窮困人家的生活、形象都處理得很好,有些人丟了一堆元素都處理不好,但作者就處理得很好。另外就是作者有用到真情,這首詩我會感動。結尾是很棒的句字,表現出一種無奈。

〈寫給貓咪〉:

渡:就自己養的貓咪而言,寫得活生活現如在眼前,作者很細膩,觀察入微,用了很多短句,結尾發人深省,人跟貓是結合在一起的,既寫貓又寫人。

〈我收到一封連署信〉:

艾:這首詩反映很多人的現實生活,在反諷年輕人,而且他肯提出來作為反省,是一首非常有趣的詩。

〈書之塔〉:

艾:談書或閱讀的東西,這首詩讓我有了很多想法,其實非常隱晦,他是在講心靈創作的東西,可能要讀很多遍,才可以感覺得到 。

〈以愛為名的十四行實驗〉:

艾:第一行很好笑,比較調皮。最後一行,我在總結我要忘記你,但最後都沒提到你,這是公開但又隱晦的情書,非常的有意思。

〈驚蜇後雨〉:

岩:看似談到雨水跟春分的季節,其實主要是寫地球的危機。他的缺點是跳脫比較遠,沒有看好幾次,很難抓出他的意思。我選它是因為他選的題材很好,語言也很簡略。

〈我佛〉:

岩:這一首詩我認為它討論生死的問題、討論愛欲的問題,是本屆其他詩裡沒有的。最末段甚至於把自己拿了出來,所有的佛像都不是如來,所有的詩都不是詩,因為沒有一個人肯為詩下定義。

搳兩票作品討論

〈入港〉:

渡:出海人去海上打魚的情景,回航看到陸地的燈塔,題材滿特殊的,處理得也相當好。很多句子看來很輕淡,但很有味道,但結尾比前面而言,好像弱了點,可以再進行深化。

岩:這首詩是可以當作一首情詩的,所以說有兩層意思,捕魚一個,對他惦念,也是一個層面。兩個結合起來,既有現實感,也有寫情詩的想像空間。

〈請為我讀詩〉:

艾:他用現實、外面的東西,來書寫鋪陳出來,其實是他要寫詩給對方,但他請對方來念詩,用你的聲音朗讀我的心意,這首詩真的寫得非常好。

岩:雖然沒有用很多技巧,但是我們可以感覺到,這是有發自於真情的一首詩。

〈吠月小貓酖致小病人L〉:

渡:題材相當特殊,這是我第一次看到貓叫症的疾病,字裡行間有相當的同情。作者抓到這種病的情況,作者很有用心。另外,有很多漂亮的句子,他用很多西方名目,卻也處理得相當好。

岩:除了寫貓以外,其實也是關懷弱勢者,這也有兩層意思。所謂的貓叫症,也可以從詩中,看出他對弱勢者的關懷,藉由貓的這兩層意象,這也是很不錯的手法。

〈闖關者〉:

渡:這首詩「關」應該是雙關,西出陽關的「關」或突破「關」的意思,基本上是寫鄉愁的詩,有離別的元素、場景月台、陽關、流浪等等,結尾也不錯。

艾:我和渡也老師有相同的感受,我在讀這首詩時,特別有觸動,不只有鄉愁,而是會覺得在一個人的生命中,終究會走,當人都走的時候,只要你這輩子活得很精彩,故事會為你留下來。

再者,現場並特別針對〈我佛〉和〈驚蜇後雨〉岩上老師推薦的前二名,進行討論。

〈我佛〉:

岩:本詩特別談到生命本質,裡面也有談到愛欲的問題,最大缺點就是語言還不夠清晰,所以他裡面交雜的語言就不是很清楚。既然兩位都沒選澤此詩,我想就只好放棄。

〈驚蟄後雨〉:

渡:這首有很多優點,可是他跳脫得比較嚴重,中間沒有做轉接,所以第三段會很突兀,如果有一個銜接會比較好。另外,詩的用典,應該在詩中消化掉,不應該靠注來完成。

艾:我覺得他前後風格差很多,而且環保的議題很普遍,他用了二十四個節氣等很多意象,也差不多是這樣,我覺得他並沒有太新穎之處。

岩:因為兩票對一票,那我只好放棄了。

搳大專組獲獎作品揭曉

所有獲票作品討論完畢,共有四篇作品進入最後的投票。接著進行第二輪的計分投票。經過評審確認且無異議後,第四屆南華文學獎新詩獎———大專組結果出爐:〈入港〉、〈請為我讀詩〉、〈吠月小貓—致小病人L〉。

● ● ●

接著進行研究生組碩博士班的第一輪投票,每位評審不計分,圈選三篇詩作。

搳一票作品討論

〈世界〉:

岩:他的詩分成兩個部分,這也是比較特殊的,兩個部分也有關聯性。另外,這首詩沒有很奇怪的語言,我們讀起來,都能夠了解他所要表現的是什麼東西。

〈告別〉:

岩:這是首情詩,三種離開到第四種離開,他不用再回頭了,這是一首詩沒有完美結局的詩。用了很多景物,以及外在的敘述,來襯托離別時心靈的感受。

〈街頭日記〉:

渡:它是在寫動盪的國家、族群的紛爭,但也有生活的瑣碎事情,很豐富的題材,作者處理得很得體。另外,有些句子寫得相當棒,句子美、意象也很清楚。很可惜結尾格言太多。

〈非關冬季〉:

渡:有後現代的技巧,結構上的處理也很好,能夠因句生句,因意生意。

〈偷一隻水母假裝是他〉:

艾:這首詩很特別,它的語句很短促、簡潔,寫法前所未見。

搳兩票作品的討論

〈老父〉:

岩:這首詩用形象來排列,卻失去了音樂的節奏,因為我把它列為第一名,我重新再把它排列,發現音樂性很不錯。這個作品內容、取材都非常好。

艾:這首其實破題欠佳,一開始好像是說迷信,但發現裡面也有穿插一些意象。比如中場休息、父子之間、親情、童年等等圖象,配合文字效果很好。

〈養蜂人〉:

渡:有很多後現代的意味在裡面,很多元的體裁,處理得不錯。這是一個很合理的比喻,很無聊的世界,是真實的。這首詩的結構,一層一層下來很好,結尾也甚佳。

艾:裡面說一天到晚在看有線電視,在那邊嗡來嗡去,可是有沒有必要去聽這麼多事情,或者你有沒有想改變這個世界等等。整體意象表現不錯。

目前有兩篇同是兩票的情形,分別是〈老父〉和〈養蜂人〉。

岩:兩位老師沒有特別的意見,那我們就是恭喜得獎作品〈老父〉、〈養蜂人〉兩篇作品,研究生組評審的部分,就進行到這裡圓滿結束。

搳研究所組獲獎作品揭曉

經過評審確認且無異議後,第四屆南華文學獎新詩獎———研究所組結果正式出爐:〈老父〉、〈養蜂人〉。

以上得獎人不分名次,每位可獲頒文學獎座乙座及獎金一萬五千元。本次獎座乃以鋼筆筆尖為原型,象徵藍墨水的活水源頭,繼以一小麥田圈懸掛其上,為一鍺元素材質,提供創作者疏通氣血,永續創作,結合多元素材,由外星人提供麥田圈創意。詩作除了永久典藏於詩國的麥田圈之外,並將發表於《人間福報》副刊,廣為分享本屆文學獎之殊榮。(待續)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