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淑妙台北報導】隨著世博開幕,眼尖的民眾可能會發現,要看約旦的沙畫藝術,不需遠赴中國,在台灣也看得到。
沙畫可謂是約旦國寶藝術,約旦籍的艾宏柏十五歲開始學瓶中沙畫,創作沙畫近三十年,旅居台灣逾二十年的他始終無法理解,為什麼台灣人不懂沙畫藝術?
身為全台首位專業沙畫藝術家的艾宏柏,四年前他開始思考著,如何讓台灣人認識約旦的國寶藝術?曾有兩年時間,他幾乎要放棄沙畫。艾宏柏笑著說,當時就是不服氣,我告訴自己一定要成功。
艾宏柏曾嘗試使用台灣不同材質的沙來創作,但總不盡理想,他說,因為沙子的顆粒太粗,創作出來的畫顯得粗糙,為了追求作品完美,因此決定從約旦進口沙子。
艾宏柏擅長創作駱駝、沙漠、瀑布等圖案,但他最喜歡摩西、法老王、房子的作品,這不只需要高難度的技巧,所耗費的時間、精神更不在話下。他曾耗時數個月,創作高難度的六面瓶中沙畫藝術,他說,創作就是一種自我挑戰。但問他下次是否還要在創作六面沙畫?他笑著說,暫時不要了,但未來也不排除。
做沙畫必須全神貫注,還要注意光線,具備藝術基礎、耐心、想像力、技巧、空間、推理能力,就連瓶罐形狀,也是影響沙畫創作關鍵之一,他說,最重要的是不能喝酒,否則會影響手部控制沙子的穩定度。
看著桌子擺放大小不同的湯匙、鐵絲,這些全是艾宏柏自製的工具,只見他將少量不同顏色沙子混和,調出所需的色彩,再小心翼翼地將沙子逐次放入瓶罐內,用大小不同的工具,在瓶罐中輕撥沙子,艾宏柏靈活運用技巧,瓶內逐漸出現沙漠景象,所有的圖案顯得自然、栩栩如生,為了讓圖案固定,他必須將沙子壓得緊實,最後上膠、烘烤才算完成。
創作過程中他數度中斷創作,他表示,因為長時間專注在沙子上,容易讓視覺、精神產生疲勞,易影響作品品質。
目前艾宏柏正積極推動沙畫藝術,他除了假日在西門町紅樓有沙畫示範,未來也計畫舉辦展覽、開班授課,希望能讓沙畫藝術在台灣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