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長吳清基日前在立法院表示,希望「兒童教育及照顧法草案」能在本會期通過,將零至十二歲的兒童教育及照顧納入管理,理由是幼兒托育行政整合以穩定人口、面對少子化衝擊協助幼稚園擴展學生來源、配合政府組織改造、因應縣市升格為直轄市等。
不過,多位立委認為,目前幼稚園師資課程與證照檢定不足,將無法提供專業的保護照顧,把零到十二歲兒童全納入管理,範圍太廣,無法健全幼托制度,教育部應提出兩到六歲的版本。
馬總統在就職兩周年中外記者會中,提出「改變已經開始」、「大步向前,開創黃金十年」及「六國論」,說明過去兩年推動的改變,包括堅持清廉法治、杜絕違法濫權、推動政經改革、朝野包容對話、開放兩岸三通、拓展國際空間等。
但是,在台灣競爭力排名大幅提高時,是否有考慮到全民的教育?教育是百年大計,也是國家未來競爭力的來源,總統未提任何有關教育方針,如何期待國家的未來?
隔天,有一名小五學生寫信給馬總統,題目是「黃金十年,要有小朋友的未來」,他在信中表明台灣的教育方式已出現問題,許多小學教育只是死背知識,學生不關心時事,他覺得可以多用一些查資料、討論、發表的方式上課;另外,電視的色情、暴力、政治爭吵等,不應讓小孩看到,他希望設立專門給兒童收視的電視台,除了適合小朋友的電影外,也播放些基本政治、財經知識,及烹飪、布置房間、零用錢規畫等教學,還有兒童旅遊、天氣等資訊,新聞台的主播、記者,都由小朋友擔任。
這不止是一個孩子的心聲,筆者是國小老師,也心有戚戚焉,在知識掛帥、考試領導教學下,我每天都在趕課,深怕教不完無法向教育部、家長交代,在沉重的教學壓力下,怎能發展出活潑、有創意的教學,讓國家未來的主人翁適應未來的生活?
教育部沒有配套措施,只急於將零至十二歲兒童納入管理,馬總統向政經發展邁步,是否應考慮教育的百年大計?
章涵(台北市/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