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近年各大學、高中鼓勵學生動腦「發明」,形成風潮,在著名的德國紐倫堡、美國匹茲堡和瑞士日內瓦等發明展,屢獲佳績,還能實際與產業界接軌,獲得補助與專利。
此一中部的新聞,只報導了中部的明道中學、台中女中、台中高工,勤益科技大學、台中技術學院、嶺東科技大學、遠東科技大學,因此不曉得南部、北部的高中、大學是否也鼓勵發明,但僅以中部各校的情形來看,已值得注意。
在升學壓力下,高中能成立發明社團,有專任老師指導,的確不容易;而科技大學,原是以高職為學生來源,在升學至上的今天,若能改以發明為主的教學方向,應能吸引普通高中學生就讀。
事實上,普通大學與科技大學本來就是不同的教育系統,科技大學是由以前的專科學校升等,無論三專、五專本就是「技術導向」,有別於普通大學的「學術導向」。
雖然普通大學的「學術導向」因入學之門大開,不再以學術研究為志業,但普通大學還是「知識導向」,迥異科技大學的「動腦想、動手做」。
以台中女中這所「明星高中」來說,能注重發明,非常令人興奮,如果明星高中的學生未來能選擇科技大學,相信能提升科技大學水平,進而提升我國的科技水準,而且少子化使「後段班大學」招收不到學生的隱憂,也許可稍加舒緩。
科技大學愈往「發明教育」發展,愈能擺脫「後段班大學」汙名,而走出不一樣的路,教育部應正視此一發展趨勢,鼓勵科技大學轉型,培育產業界中堅幹部,而且也能成為企業未來的研發人才,台灣企業唯有專注研發,才能走出狹隘的「代工」,真正成為國際大廠。
王嫦樺(彰化市/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