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之間】寂寥心情

楊若林 |2010.05.24
942觀看次
字級



久未露面的藝人,在詮釋「寂寥」時說:獨自在家裡,別說很久沒有接到演戲通告,就連手機都很難得有朋友打來,因而懷疑是不是手機故障了?

於是他用家裡的電話,撥打自己的手機,結果一切正常。

他心想:當年軋戲的時候,連一頓飯都無法好好吃,總是囫圇吞棗了事,如今卻閒得發慌,真是時不我予!

這位藝人曾經紅得發紫,然而有一句話:長江後浪推前浪。

每個人的生命過程,重點在於是否曾經盡了力,然後享受當下;到了有一天酒店打烊,則當起身離去。

這樣的瀟灑與認命,不僅是名人首相的智慧,更是每個人都必須承認的事實。

不過老藝人的寂寥,確實讓人心有戚戚焉。孤寂真的很難捱過去,而且很少有人可以真正懂得享受孤獨。

除了老藝人,最喜歡咀嚼寂寥的族群,應該是沉浸於愛情滋味的人,總特別具有靈敏的感覺。

因此,詩人與作家,可以寫出流傳千古的佳句;音樂家更用音符譜下浪漫樂曲;而畫家也不遑多讓,以彩筆揮灑出絕世佳作。

從最近「梵谷畫展」與許多故事中得知,種種文學與藝術精品,其創作者大都經歷過極其寂寥的心路歷程,在孤寂與心靈不斷對話的過程中,激盪出令人激賞的靈感,然後化作各種形式的創作。

如果從這一個角度來看,孤寂其實並非全然是負面寫照,反而可以激勵內心無限潛力,創造出傲人的成績。

當然也有部分孤寂的人,因為過於沉溺在負面的情境當中,以致於讓自己宛如一灘止水,甚至走向悲觀,抑鬱以終。

兩種迥然不同的結果,關鍵全在於一念之間,而且完全掌握在每一個人的手中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