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備受矚目的第二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二十四日在北京隆重登場,雙方將對爭議性的貿易、貨幣及投資等八項議題深入交換意見,並有望達成多份協議或簽署系列合作文件。
此次對話是中美時隔近一年後第二度舉行,雙方對此均高度重視,美方更派出史上最強陣容。屆時,中美四十多個部門近五十位負責人,將就事關中美關係長遠發展的戰略性、長期性、全局性問題展開深入溝通。無論是在規格和規模上,還是在雙方交流範圍的深度和廣度上,都可謂史無前例。
美國代表團由國務卿希拉蕊和財長蓋特納領銜,參與者包括美國駐華大使洪博培、商務部部長駱家輝、美國貿易代表柯克、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羅默、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等。
中方則由副總理王岐山和戴秉國國務委員作為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的特別代表,成員還包括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內的數十位高官。
雙方代表將就能源安全、氣候變化、反恐以及經濟的復甦、貿易與投資、金融市場穩定和改革、國際金融體系改革等八大議題深入交換意見。
中料促放棄保護主義人民幣匯率預料將是議題之一,而中國也將借這次對話機會,督促歐巴馬政府放棄保護主義政策。
香港《文匯報》報導,作為本輪對話的重要內容之一,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將分別會見美方代表團主要成員,彰顯中方對中美關係的高度重視。據悉,對話期間,中美有關部門將有望在新能源、人文交流以及國際經濟合作等多個領域,簽署一系列合作文件。
第二輪對話召開前夕,美國國務卿希拉蕊二十三日呼籲中國,讓美國企業有公平商業競爭環境。她說:「在任何經濟體,為使貿易運作及產生效益,必須有一個公平賽場,讓國內和國際公司自由及開放地競爭。」
希拉蕊在上海發表談話表示,透明化的決策及標準制定,以及非歧視做法「在二十一世紀全球經濟中至關重要」。
她說:「美國公司希望在中國競爭,他們希望販賣美國人製造的產品給收入及需求都提高的中國消費者。我們正在尋求雙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