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受到大陸西南大旱、部分房市資金轉入藥材市場炒作影響,中國中藥材價格近來大幅上漲,其中三七、金銀花、山藥、薏苡仁、重樓等價格漲了至少一倍,常見的當歸、芍藥等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
大陸西南五省雲南、廣西、貴州、四川、重慶的藥材種植面積,約占中國藥材種植總面積四分之一,今年受到旱災影響,超過八成的根莖類中藥材產量大幅減產,甚至一些品種面臨「絕收」。
雲南白藥、片仔黃、複方丹參片、複方丹參滴丸等知名中藥的主要原料「三七」,在這次旱災中減產七、八成,受災最嚴重,目前市面上僅見庫存的三七粉,整根的三七藥材已經斷貨。
據大陸中信證券研究部醫藥組分析報告,若以二○○八年一月為基準期,至今年三、四月,三七價格漲最凶,約漲了五點二倍;其次是金銀花,漲了四倍,山藥也漲了二點六倍,薏苡仁、重樓漲了一點二,川芎、黃連也分別漲了七成七、六成三。
證券業者分析,中國接二連三推出房地產新政,大陸房地產市場一片冷清,價格搖搖欲墜,不少投機客將目光轉向藥市,一些資金從房地產轉進中藥市場,造成近期中藥價格飛漲。
東北證券醫藥行業分析師表示,以前投機客都炒名貴藥材,像冬蟲夏草等,但現在連普通的藥材也炒,例如當歸、芍藥等;中藥盤商也指出,紅花、炒棗仁、胖大海、茯苓、太子參等的價格也跟著漲。
台灣中藥商指出,中資炒作太離譜,能活血化淤、促進血液循環的三七,現在一斤要一千五百元,不到半年飆五倍,川芎和黃耆也漲了逾七成,一帖中藥材,現在要價普遍漲五成,不少消費者叫苦連天。
中國中藥協會相關負責人說,中藥材屬於農副產品,價格全靠市場調節,因此炒作肯定是存在的,雖然藥材炒作不可小覷,但影響多大,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