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娓娓道來】略談「滿」與「虛」

司馬中原 |2010.05.14
607觀看次
字級

人的生活是多面向的,任何一個字,用在不同的事物上,也就產生變化多端的意涵。先拿這個「滿」字而言,用在族系上,就是涇渭分明的「滿」與「漢」。用在民族共和上,就是以漢、滿、蒙、回、藏五大族系領銜的五十六個民族。用在喜慶的場合上有「福壽滿堂」、「滿門迪吉」、「滿室書香」、「滿福滿壽」、「福壽康寧」……非福即壽,久已成為機械式的八股。用於歌讚的有:「滿腔熱血」、「滿身是膽」、「滿腹經綸」,這都是讚人用語,但人在刻苦修為與人生探索上,千萬忌用「滿」字。古所謂:「滿招損,謙受益。」民諺復言:「一瓶不響,半瓶晃盪」。通常,自滿自得的人,多半是鼻孔朝人,自以為是的傢伙,目光短淺,財大氣粗,脫不掉「暴發戶」的嘴臉,有識者不屑此輩,稱之為「半瓶醋」。

有些人憑著機緣巧遇,一步登天,從糠籮跳進米籮,要說讓他不自滿、自誇,那可是樁極難的事,我們經常會見到自大自滿的人,在人生事業上暴起暴落,正如民諺所形容的「眼見他起高樓,又見他樓塌了!」

老朽幼讀老子的《道德經》,經常見到「谷」字,並奉「谷」若乎神明,當時對谷為何物尚朦朧費解,及後不斷研修,方始有了皮毛之領略,所謂「虛懷若谷」,正是教導後世要把心靈放入「虛」、「空」,自居卑下的地位。江河能從涓涓發源,引得萬川齊匯,浩蕩奔流,正因河床位置最低,所謂「水向低處流」,一個懂得謙卑的人,深具禮賢下士的風度,正像彌勒佛那樣笑口常開,大肚能容,則萬流歸入瀚海矣。

人生的欲望是沒有止境的,欲望當中有好欲望,像基本的生理欲望,求身心平衡,保持健康;像努力進取,服務人群,務本求實,認真向學。但也有不好的欲望,像貪財耽色,自私自利,權群爭攘,弄得心胸狹窄,無止無休,如此一來,你的生命早就乾涸了,哪還有「奔騰入海」的機會呢?

儒家以定、靜、安、慮、得五個字,教導是人擴展性靈,其中最重要的門徑語,就是知止而後有「定」,知止就知足的意思,俗說:「知足常樂」。道家講求清淨無為,釋家講「戒定慧」三個字,更具有高度的實踐意涵。因戒生定,因定發慧,達到「慧」境,則無路不通了。

儒家的「知止」,只是提示勸導式的,而釋家的一個「戒」字,卻是人生實踐的起始。

偏偏老愚如我者,這個「戒」字正如戴在孫悟空頭上的金箍,叫我「戒這戒那」,就像唐僧叨念的緊箍咒,我一生哪敢自滿,只能從「閉門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做起了!
(本專欄每周五刊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