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護理人員協進會公布「學生健檢十年總體檢」報告,指出學生健檢常存在檢查時間不足、過程草率,流於形式,並建議全面對小四及國一學生進行血液檢查,以便及早對於兒童肥胖的問題,尋求改善對策,避免將來付出龐大的社會成本。
看到這樣的報告,身為家長的我,心有戚戚焉。我感謝政府提供學生健檢的福利,藉此建立孩子保健觀念,認真的醫生會提醒學生注意飲食習慣,建議適當的運動,是有其效果。
然而誠如報告指出的缺點,健檢內容和品質若不改善,很可能浪費資源、無法發揮應有功能,有必要檢視項目和流程。
以筆者三個子女受檢的經驗,因為他們有蛀牙,每次檢查除了醫生給予保健常識、教導正確的刷牙方式外,還附帶追蹤治療單,學校也要求再到牙醫診所治療,但繳交單據後就了事,充其量只是應付,而且其他的檢查項目也不詳細。
媒體報導,學生健康檢查預算雖從每人一百五十元,提高到兩百五十元,成效卻有限,竟還發生一名罹患「遺傳性表皮分解性水皰症」的泡泡龍小孩,在校護事前告知醫師下,健檢時卻仍被誤認是皮膚病,我認為,由於受檢學童多、醫生不足、時間又不夠,過程草率應是主因,健檢內容和品質有必要檢討。
此外,成人健檢也有同樣的問題,亦應檢討內容和品質,否則也是浪費健保資源。
莫非(花蓮市/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