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不升級 黃金十年一場空

王謙仁(台北市/研究人員) |2010.05.14
654觀看次
字級

自從馬總統在雙英辯論時表示,兩岸簽訂ECFA後,台灣經濟會再出發,「開展黃金十年」後,「黃金十年」廣泛被討論,政治人物拿來當作競選口號,這次「財經小內閣」改組,也以此作為創造台灣經濟的願景。

我認為,兩岸簽定ECFA後,台灣的總體經濟數據,應會有相當程度成長,有可能創造台灣的黃金十年;不過,對三十世代的我來說,固然關心未來十年的台灣,更關注十年之後的台灣。

從目前情況來看,簽定ECFA主要獲利產業是由少數大財團寡占的電子、金融、塑化等,縱然能創造產值,卻只有少數人能享受,像我這種上班族,大概連湯都喝不到,農林漁牧、傳統製造業,及仰賴內需市場的民生產業,大概也沒什麼甜頭。

沒有甜頭沒關係,只要政府開放的產業能賺大錢,而且願意把錢拿回台灣,投資產業升級與發展,那麼未來還是值得期待。

但讓人擔憂的是,從政府替ECFA制定的配套法案,如才通過的產創條例來看,似乎打算繼續複製過去帶動經濟奇蹟的那一套,由高汙染、高碳的代工製造業當領頭羊,而且不惜大降營所稅,通過有利財團的土地徵收辦法等,至於簽定ECFA後,台灣其他產業如何挾榮景更上一層樓,很抱歉,我看不到。

政府拿土地與稅賦優惠鼓勵企業設廠,說穿了不過是由政府出錢、出地,向企業買一些工作機會,這是發展中國家不得不為的下策,並非長久之計,因為靠勞力、土地密集的製造業,最終都得轉移到成本低廉的地方。

如果政府沒好好規畫對企業「讓利」所催生的經濟成就使用辦法,替台灣未來的整體升級發展鋪路,如下一代的核心產業基礎、教育建設,那麼,讓利恐怕將是白讓,未來十年很可能是台灣最後一個黃金十年。

更令人憂心的是,台灣不但已錯過了好幾次產業升級的機會,而當亞洲其他三條小龍陸續擺脫製造代工時,我們還堅持投資高耗能的製造業作為核心產業,未來將無競爭力,而且即便總體經濟數字成長,但通膨、高房價等各項負面效應也隨之而來,加上讓利造成的稅損,十年繁華到最後,很可能只是一場空。

繼續靠稅賦補貼創造就業機會與景氣繁榮,讓高碳高汙染製造業,繼續摧殘這塊土地的生態環境,台灣還能禁得起幾個十年?

呼籲政府在簽了ECFA後,趕緊忘掉這項成就,逐步廢除對企業的長期稅賦補貼,加緊腳步籌畫十年榮景後的台灣發展藍圖,台灣只剩下最後十年能衝刺轉型了。

王謙仁(台北市/研究人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