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擬於明年實施五歲幼兒就讀幼稚園與托兒所免學費,教育部與內政部擬於八月一日起,提前讓離島地區、原住民地區的五歲幼兒免費入學;另外,行政院已核定明年八月一日起,義務教育將向下延伸一年。
立法院教育委員會日前審查「職業學校法」修正草案,立委提案擬將「高職全面免學費」納入法條,教育部表示,如果全面實施須增加一百三十多億元經費,如果高中比照辦理,雖可達到十二年國教免學費的目標,但約需兩百多億元經費。
我們需要的是國民教育向下延伸,或十二年國教,還是兩者皆要?
首先,五歲幼兒納入國民教育體制已是各界共識,不僅可減輕家長負擔、提高生育率、實踐社會公義與消除不公平,還可促進城鄉平衡發展;但也有學者認為,目前高中職供過於求,有必要研擬逐漸免試、免費入學。
兩者都有道理,而且不相違背,但目前教育部年度預算只有一千六百多億元,無法同時負擔五歲幼兒納入國民教育,與十二年國教所增加的經費,加上迫切執行的項目,如八八水災學校重建經費,可說是捉襟見肘。
如果要兩者取其一的話,以目前而言,或許國民教育向下延伸可行性較高,而且效益較大,原因是,十二年國教所需經費較多,涉及的法律與制度層面較複雜,至少包括公私立學校間的經費、資源差距,而且不同學制如高中、高職及五專前三年須整合等,都有待解決。
筆者認為,由於資源有限,任何一項教育經費的支出,必然排擠其他經費,因此,必須審慎決定施政的優先順序,建議教育部應秉持專業提出具體、全面的計畫,作為教育施政的藍圖。
陳志彬(台北市/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