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歌陶瓷 塗胭抹脂

 |2010.05.13
2662觀看次
字級

【本報鶯歌訊】「胭脂紅」是台北縣鶯歌早期陶瓷碗盤慣用釉色,淺淺透明的粉紅色調,層次豐富的點綴在土坯上,隨著施釉者信手揮灑的草葉圖案,使得早期鶯歌瓷器碗盤,較之現今大量生產的貼花瓷碗,有著更多人文及婉約氣質。

台北縣鶯歌陶瓷物館長游冉琪表示,就因嬌嫩的粉紅色調,宛如少女般的朱唇胭脂,因此鶯歌傳統陶匠就稱這些陶瓷碗盤「胭脂紅」。

游冉琪說,這種碗盤上的「梅仔花」的特色就是燒成之後,花瓣部分會凸出有立體感,且顏色帶有漸層,依序是紅、粉紅到淡粉紅,有著粉嫩色彩,是一般色料沒辦法模仿的,如同少女一般。

鶯歌以前每戶都有使用梅仔花做成的陶瓷器皿,還有就是陶博館,每當舉辦有關梅仔花彩繪活動時,遊客都說有見過梅仔花,光從這點就可知梅仔花對當時陶瓷產業有著既深且遠影響。

游冉琪指出,一九五○年代「胭脂紅」陶瓷器皿在全台大放異彩,帶動各地窯場爭相仿效生產,為當時經濟創造不可抹滅功勞。

但隨工商社會變遷及陶瓷工藝技術推陳出新,「胭脂紅」那份樸拙美,在可快速、大量生產的陶瓷技術現實壓力下,遂逐漸淡出市場,甚至被人們淡忘,如今年輕一代甚至未知「胭脂紅」為何物?而相關彩繪技術及人才逐漸失傳與凋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