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生畫集】不啖老牛肉 淡泊樂蔬食

林少雯/文 |2010.05.12
939觀看次
字級

憶昔襁褓時,嘗啜老牛乳,

年長食稻梁,賴爾耕作苦,

念此養育恩,何忍相忘汝。



西方之學者,倡人道主義,

不啖老牛肉,淡泊樂蔬食,

卓哉此美風,可以昭百世。

--弘一詩並書寫

這幅圖描述的是西方人道主義者提倡不啖老牛肉,而以淡泊蔬食為樂,認為這種不殺動物的心態是一種美德。

其實西方社會的覺醒何其晚,中國傳統儒、道、釋三家的思想,早已提醒世人要以「仁」、「愛」及「慈悲」對待萬物,可說西方對動物的仁慈,只是發揚中國傳統思想而已。

中國人不啖老牛肉,是對辛勤一生的牛的感恩情誼,而且中國人相信屠牛及食牛是會有報應的。唐朝時的道教真人呂純陽,有一首〈戒食牛歌〉,歌詞如下:

君不見牛耕土,曳步前奔用力努。又不見日當午,血汗通身涎沫吐。世間畜類多,無如他報主。可恨貪財農,心狠如狼虎。見他精力衰,賣與人烹煮……又有食牛人,不聽人勸阻。勸之起爭端,阻之笑迂腐。怕說牛有功,強說牛能補……吁嗟乎,牛代人耕誰不睹,殺而食之喪心伍……

這是呂純陽勸人疼牛、惜牛、勿殺牛的歌曲,蘊涵勸戒殺牛之意。

現代人所吃的牛,已非昔時耕田之牛,是牧場裡養殖專供食用的肉牛。只是,不論耕牛或肉牛,都同樣是活生生、有情識、能感受痛苦的肉身,怎忍心殺牠、吃牠。如果強者就能吃弱者,那和獅子、老虎吃人意思不是一樣麼?人類不樂於被猛獸吃,牛也不樂意被人吃。

網路上流傳近代東西方許多具影響力的社會領袖或精英,為動物請命所說的話,值得深思:

國父孫中山先生:「夫素食為延年益壽之妙術,已為今日科學家、衛生家、生理學家、醫學家所共認矣!而中國人之素食,尤為適宜。」

愛因斯坦:「我認為素食者所產生的性情上的改變和淨化,對人類有相當的利益,所以素食對人類很吉祥。」

史懷哲:「有思考能力的人一定會反對所有的殘酷行徑,無論這項行徑是否深植傳統,只要我們有選擇的機會,就應避免其他動物受苦受害。」

康德:「人必須以仁心對待動物,因為對動物殘忍的人對人也會變得殘忍。」

蕭伯納:「動物是我的朋友,我不會去吃我的朋友。」

愛默生:「即使屠宰場隱密地藏於幾百里外,但只要吃了肉就等於共犯行為。」

詹姆士‧保羅‧麥卡尼爵士(披頭四樂團的成員):「如果屠宰場有玻璃牆的話,大家就會開始吃素了。知道我們沒有造成動物受害,可以讓自己好過些,也會讓動物好過些。」

甘地:「從一個國家對待動物的態度,可以判斷這個國家及其道德是否偉大與崇高。」「我覺得當心靈發展到了某個階段的時候,我們將不再為了滿足食慾而殘殺動物。」

這些話是覺醒後的人性的慈悲的寫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