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瑣談】再談繹山刻石

陳俊光/文 |2010.05.06
721觀看次
字級


平日書法喜臨〈繹山刻石〉。昔曾困於篆刻無法突破,窮思不得解,陷入煩鬱之際,讀清代大家鄧石如云:「書從印入、印從書出」,始開茅塞。

旋進墨緣軒之門學習書法,就教於陳福蔭老師,他說:「篆刻,篆是藝,刻是技。」我肅靜聽著;又說:「書法應從繹山碑入手,因該碑豎直橫平,曲筆婉而勁,講求對稱,養成目力精準,手腕靈運,所謂『察之尚精、擬之貴似』,有此二項本能,無所不利。」

這與一般教授書法不同,他認為初習書由秦小篆入手,如江河之水皆始於源頭。自篆書開始,再學隸、學楷、學行草,依字體發展而逐序臨摹,這是順流而下,而且事半功倍。

檢視昔年所學書體的順序,先學篆是以秦李斯〈繹山刻石〉開始,再習隸書〈石門頌〉,然後楷書臨寫〈顏真卿東方先生畫贊〉,最後行草書則是臨〈褚模王羲之蘭亭序〉及〈孫過庭書譜〉。

這樣的順勢學習,恰似森林裡的參天巨木。初始於種子,經由生根、發芽、舒葉、抽枝,繼而枝繁葉茂。秦小篆是書法的根基,根基穩固就是底盤穩固,才能形成強大骨幹向上發展,像是大自然的生長法則。

書法亦有法則。《金剛經》裡寫著:「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欲渡者須乘筏,未渡即捨筏則永遠不能到達彼岸。學書法亦復如之,無法則學不成。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