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桃園訊】桃園市一名肌肉萎縮男童,因同學推輪椅不當,跌倒重傷。民代歸究原因,主要還是學校教師助理員嚴重不足,有限名額被勞委會黎明專案、多元就業方案人力替代,成為學校打雜工,身障學童「等」不到需要的服務。
桃園縣國小、國中、高中身心障礙學生有五千二百六十二名,但全縣只有十五所學校設立二十名專業教師助理員,協助身障學生參與校園活動;不足人力,則由各校自行約聘雇人員協助,在這種情況下,校園中的「教師助理員」還有其他來源。
例如按時計費的有四十校四十九人;透過身障方案由縣府專案補助的六十七人;勞委會貼補的黎明專案人力九十二人。平均每名特教助理員要照顧二十三名特教生,甚至還要跨校服務,這些人是否受過照顧身障學生的基本訓練,引發關切。
教育處特殊幼兒教育科長林光偉表示,編制特教助理員人力不足,但所有身心障礙特教生,不全都是肢障生,有的是學習障礙,該處希望針對坐輪椅等肢障生,逐年增加預算、人力。
縣長吳志揚昨天赴林口長庚醫院加護病房探視男童,他說,已同意盡可能補足特教助理員員額,並不讓他們兼辦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