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竹訊】一名五十歲台商一個月前開始常打嗝,在大陸尋求醫療,照胃鏡、腹部超音波,甚至電腦斷層掃描,腸胃都沒問題,回台後腸胃科醫師要轉介他去腎臟科,他還不滿指是誤診,結果真的查出是尿毒症。
一般人總以為打嗝是腸胃出了問題,其實打嗝是控制橫膈膜的神經,因為一些身體的問題所造成的「抽筋」,而其中的問題之一就是尿毒症。
署立新竹醫院腎臟科醫師楊忠煒表示,這名台商一向自恃身體強健,但近半年來,感覺容易疲倦、腹脹且食慾下降,一個月前開始反覆打嗝,他先在大陸尋求醫療,經過了胃鏡、腹部超音波,甚至電腦斷層的檢查,都沒發現異樣,但打嗝之苦,已影響到生活、工作和人際關係。
在太太三催四請下,他回到台灣找病因,也先看了腸胃科門診,腸胃科醫師了解他的病史後,馬上幫他安排基本的抽血檢查,發現腎功能指數極差,尿素氮高達一百五十(正常值為八至二十三)、肌酸酐則高達十六點五(正常值為零點六至一點四),醫師判斷是尿毒症,馬上安排轉診腎臟科。
病人起初高度懷疑醫師的判斷,「絕對是誤診,那可能打嗝要看腎臟科?」醫師怎麼解釋,他仍半信半疑,沒想到幾天後,就因尿毒症被送到急診室緊急洗腎。
所幸在經過幾次洗腎後,他的狀況逐漸恢復,才接受打嗝的病因是因為尿毒症引起。
楊忠煒指出,很多人認為腎臟不好應該會水腫或腰痛,實際上腎功能在變差的過程中,經常是沒有症狀的,要等到腎功能變壞剩下百分之二、三十後,病人才會因為尿毒素的堆積,產生各種症狀,例如噁心、腹脹、厭食、打嗝等,只要抽血檢查即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