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屋頂上,有些人像走鋼索一樣,赤腳在竹竿中尋找平衡;有些則像猴子一樣,靈活地在竹林穿梭。他們不是在演《臥虎藏龍》第二集,而是在屋頂搭建裝置藝術「大竹林」,用竹林建造一座迷宮,讓觀眾可以悠遊其中。
這個名叫「大竹林:你不能、你不會,也不可能停止」的裝置藝術,是孿生藝術家兄弟道格‧斯達恩(Doug Starn,右下圖左)和麥克(Mike)的傑作,由十多名攀岩者搭建。這對兄弟本來是以攝影作品為世人熟知,而非裝置藝術。
長期以來,大都會博物館就以對文化包容性著稱,成為備受世人關注的藝術殿堂。「大竹林」裝置藝術二十七日開放後,現在這裡出現了竹林,還有蜿蜒曲折的小道,而且在體積和規模上,都是大都會博物館史無前例的。
在十月底拆除作品之前,參觀民眾將親眼目睹「大竹林」的蛻變,因為工作者會繼續搭建,讓其「不斷生長」,直到形成一座長三十公尺、寬十五公尺、高十五公尺的大型作品。
所有參觀者都可以在竹林第一層的主幹道上漫步,但上面幾層就會將人數限制在每兩小時十至十五名,並得穿上橡膠底鞋。
斯達恩這對孿生兄弟生長於紐澤西,一九八○年代開始跨入藝術圈。在他們提出「大竹林」構想時,自己都感到吃驚。「就算站在工作室的屋頂上,我們都感到眩暈」,「但當真正開始時,我們就克服了」。
他們表示,之所以選擇竹子,是因為竹子輕又堅固,而且顏色和褪色程度會隨著光線和天氣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