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鳴病患經常抱怨做了一大堆檢查後,醫師只是告訴他們「聽力退化造成的」,然後就要其試著與耳鳴「和平相處」。原則上沒錯,但要如何和平相處,卻從來沒有醫師會告訴病患。筆者在此提供幾個方法,許多耳鳴病患試過後覺得還滿有效的,若讀者有這方面的問題,不妨試試看。
一、游泳:游泳是種適合各個年齡層的運動,對於釋放壓力與促進健康皆有幫助。年長者多半有關節或脊椎方面的問題,水中運動可藉助浮力,以減少運動對關節的衝擊。在水中,不論是游泳或健走,對於因循環不佳引起的耳鳴,都會有幫助。
室內游泳池因空間密閉之故,小孩嘻鬧聲會製造極大音量,建議在室內游泳戴上耳塞,除了可隔音,也能防水。但須注意戴耳塞時間勿連續超過二小時,以免耳道內滋生細菌。
二、戴耳塞:由於生活型態的改變,現代人很難避免環境中的噪音。從演唱會、音樂會、舞廳KTV,甚至到選舉造勢、集會遊行,動輒一百零五分貝以上的噪音,待上十分鐘就會造成聽力損傷。
噪音已成為空氣污染與治安惡化更令人頭痛的問題,衛生單位應加強宣導戴耳塞,以保護聽力。尤其是耳鳴病患,更須注意戴耳塞,以免噪音損傷聽力。耳內式或全罩式耳塞有助保護聽力,一般而言,戴耳塞至少可減少十五至三十分貝音量。
三、玩樂器:學習樂器可轉移注意力,從喜歡所學的音樂,進而喜愛相關聲音,不再害怕聲音。玩樂器須注意的是,盡量玩非電子樂器;以吉他為例,古典吉他就較電子吉他好,其它像笛子、鋼琴、胡琴與古箏等,皆為不錯的選擇。但若樂器會發出很大音量,而讓人感到刺耳,則該樂器就不太適合。
重新拾起一個人對某事物的熱情與興趣,也是治療耳鳴很重要的一件事;玩樂器除了可轉移注意力,也可算是一種音樂治療。
四、聽輕柔的音樂:坊間販售的自然音樂,或強調有舒緩身心效果的CD,對耳鳴病患多少有幫助,因這些音樂可讓聽者放鬆心情,減少焦慮感。
聽音樂時應選擇一段空閒,以最舒適的姿勢或坐或躺,讓自己好好放鬆。不要在很忙碌的工作中,刻意擠出時間強迫聽音樂,如此不但無法舒緩身心,反之會使自己緊張。
專為減輕耳鳴所設計的治療音樂,不同於一般音樂CD,差別在於耳鳴音樂CD在高頻部位有較高音量,且這種高頻音量會隨播放時間慢慢增強;如此可達到最大耳鳴遮蔽效果。
五、製造背景噪音:有耳鳴問題者應在耳鳴發作時,製造些背景聲音減輕耳鳴;可聽音樂、打開空氣清淨機、除濕機、電風扇等,利用背景聲音減弱耳鳴。
耳鳴病患經常伴隨某種程度的焦慮與緊張,這種焦慮往往源自於對耳鳴的無力感,不知有何種方法可改善耳鳴。輕度至中度耳鳴採用以上五種方法,可獲得短暫減輕效果;「短暫減輕耳鳴」即可有效降低病患焦慮感,進而提升生活品質。
(本文作者為景升聯合診所院長、耳鼻喉專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