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昨天證實,今年第二起肉毒桿菌婆媳中毒群聚事件、不幸身亡的四十四歲媳婦與七十一歲婆婆,經檢驗確認都是感染肉毒桿菌A型。雖然食物檢體的毒素檢驗,暫未驗出肉毒桿菌,但仍未排除是吃豆干、醃蚵中毒,還待進行二到三周的微生物檢驗,才能找出真正原因。
疾管局副局長林頂表示,這名媳婦在十四日凌晨不治死亡後,該局即採集其血清檢體,經注入老鼠體內,出現相關典型症狀,老鼠並在注射後二十四小時內死亡。另經司法解剖取得遺體的心臟血液檢體,注入老鼠體內後也出現同樣的典型症狀,因此判定感染A型肉毒桿菌確定病例。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十五日接獲婆媳肉毒桿菌中毒案,相關縣市衛生局人員採集中毒者家中可疑檢體共七件,包括大滷干、大溪小印干、醃蚵、黑胡椒醬、泡菜兩件、醃瓜送驗。
食品藥物管理局食品組副組長馮潤蘭表示,檢驗人員先進行肉毒桿菌毒素檢驗,把從食物中萃取的物質,打入老鼠腹腔,觀察老鼠反應,但毒素檢驗均未檢出肉毒桿菌。
馮潤蘭說,雖然抽驗的七件食物檢體都是從中毒者家中取出,但研判黑胡椒醬、泡菜、醃瓜為吃剩的食品,推估可能性不高,因此仍鎖定大滷干、大溪小印干、醃蚵。她與家屬訪談得知,婆媳吃大滷干、大溪小印干吃的量很多;醃蚵則因為是散裝,再加上醃漬,也是高風險食品。
雖然肉毒桿菌中毒案,毒性試驗未檢出,但衛生署表示,產品尚不能恢復販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