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萬事--十窮吟

星雲大師 |2006.06.03
1945觀看次
字級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歷史上,很多高風亮節的士人君子,他們安貧樂道,不慕榮華富貴,此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如陶淵明先生「不為五斗米折腰」,寧可貧窮度日,以保持讀書人的氣節。

陶淵明先生曾經窮苦到什麼樣的地步呢?根據他的詩說:「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造夕思雞鳴,及晨願鳥遷。」意思就是說:三十天當中只能吃九頓飯,十年的時間才戴了一頂冠;每天晚上肚子餓到睡不著覺,就盼望著公雞啼叫,以便天亮就可以起床;到了白天,也沒有飯吃,因此又希望鳥兒趕快歸巢,因為到了夜晚,就可以用睡眠來抵擋飢餓。

從陶淵明的詩中,讓人感受到貧窮的辛苦,因此擬了一個「十窮吟」,從中也可以看出窮人的無奈:

一歎人窮身是苦,二歎人窮百事哀,三歎人窮欲難遂,四歎人窮衣食無,五歎人窮無好友,六歎人窮子孫離,七歎人窮無親戚,八歎人窮給人欺,九歎人窮無人敬,十歎人窮無處安。

上述的「十窮」之歎雖為事實,但是貧窮的人也不見得就沒有日子可過,例如顏回的「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另外,春秋戰國時,顏斶先生在齊宣王邀他擔任官職時,他斷然拒絕,寧可「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淨貞正以自虞。」這也是一個樂天知命的人生。

在佛教裡,元朝的高峰妙禪師,他在山洞裡修行,雖然無水盥洗,但他心地清淨;雖然衣帽破舊,但佛法慚恥莊嚴;雖然飲食不周,但他禪悅為食,法喜飽滿。乃至香嚴智閑禪師在談到參禪心得時說:「去年貧,未是貧;今年貧,始是貧;去年貧,猶有立錐之地,今年貧,立錐之地也無。」

貧,不要緊,貧裡有氣節,貧裡有格調。貧,也是勵志的人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