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公約無共識 各國又要協商

 |2010.04.13
436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氣氛火爆的哥本哈根氣候峰會(Copenhagen Summit)結束近四個月後,旨在為聯合國氣候協商新添注釋的三天會談,十一日晚間在文字戰中,於德國波昂(Bonn)落幕。

各國在閉幕時間過後數小時,仍為「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工作進度爭論不休,也討論未來協商該採取那份藍圖。

UNFCCC執行秘書長波爾(Yvo de Boer)警告,若協商過程無法為十一月二十九日至十二月十日於墨西哥坎肯(Cancun)舉行的會議帶來突破,將會是個沉重打擊。

他說:「我們(二○○七年)在峇里島取得的共識是,會在兩年後於哥本哈根做出定論,但我們沒做到。」

「終點目前已挪至坎肯,但就取得具法律效力的條約來說,最後終點線若挪至(二○一一年底的)南非,我也不會意外。」

「哥本哈根是我們最後一張免死金牌,我們禁不起在坎肯再度失敗。」波爾說,「若我們在坎肯再度失敗,外界將對此一進程能做到什麼,信心大失。」

至於該繼續追求或終止本哈根訂定之主軸,已開發與開發中國家之間的分歧也在這次波昂會談展露無疑。

美國與歐洲聯盟表示,即便哥本哈根協定有其瑕疵,仍應被含括在協商草案中。其他國家則不是那麼熱中。

與會代表說,加勒比海與拉丁美洲左派領導國家攻擊哥本哈根協定既不民主,也違背聯合國原則。他們要求以在哥本哈根會議半途遭擱置的草案,重啟協商。

經過數小時爭論,各國代表同意把擬定協商草案的權利,賦予主要工作小組主席桑佳威(Margaret Mukahanana-Sangarwe)。

授權決定並未特別提及哥本哈根協定,但桑佳威口頭上表示,會與其他文件一起納入考慮。

大會也同意在坎肯會議前,再額外舉行兩場協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