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春望月

杜解萍 |2010.04.04
972觀看次
字級

靦腆的爸爸,生前不讓我們看他的手稿,說好了以後再交給我來整理。

打開陳舊泛白的老皮箱,沉甸甸載滿著爸爸的秘密。輕輕翻開爸爸手稿,熟悉的字跡映入眼簾:

父親遺稿 音容宛在

民國七十六年(一九八七)八月,中秋之夜,家適住在屏東縣滿州鄉港口村臨時所搭鐵造工房內,為因崗兒在此從事魚苗養殖之便,頗得海濱生活之趣。

是夜,崙、崗、玲、萍各家大小俱來團聚過節,自是熱鬧一場,但晚飯後,各自散去,陡然感到淒涼,夜靜更深不能成眠,隨謁詩二首以誌感懷。

其一:

明月依然照九州,

每逢佳節旅人愁。

遠離鄉關四十載,

思念故人淚暗流。

其二:

海外孤島絕鴻雁,

久隔鄉音無由傳。

每念親人夜難寐,

望穿北斗怨蒼天。

月琴聲中 思憶天倫

我慵懶的倚靠在車前座,恣意享受暖暖的海風輕撫,車上音響傳來那首高亢懷舊的民歌〈月琴〉,朦朧中似乎見著那滿是皺紋、粗糙的雙手,悠悠彈奏著老月琴,瘦弱傴僂的老人家,對唐山的依戀、對祖先的追憶。

每回開車去佳洛水,一路上必定心情愉悅地反覆聽著這首歌曲,恆春的陽光、海洋、落山風、月琴、父母……深深的感動著我。

車子蜿蜒進入一片林投樹圍繞的小道,老遠看到穿著無袖花棉衫,脖子上圍著一條毛巾,滿身是汗胖嘟嘟的媽媽;我總是迫不及待下車,趕到她身邊,順手接下她手裡抱滿懷的柴火,那一大捆劈好的樹枝,挺重。

爸爸站在門口微笑的看著我們,看得出他內心的喜悅,這些孫子們繞著他轉,把他們準備的自製禮物送給老爸,爸爸呵呵的笑著,瘦削的身影變得輕盈起來。

依水為家 樂享天倫

三哥選擇到無汙染的佳洛水養蝦苗,爸媽心疼他獨自打拚,於是搬過來住,幫忙打點生活瑣事,從無到有,工寮、雞寮、蝦池一一完成。每逢假日,幾個分散各地的兄弟姊妹,攜家帶眷不約而同趕來相聚,尤其小朋友們,最盼望到爸媽家來度假。

家,就靠近海邊,在院子牆邊向下望可以看見腳下的海,孩子們一到家,換了拖鞋就往海裡跑,非得玩到渾身濕透才肯回來。我們這些女兒、媳婦,在廚房裡擠來擠去,連話都是擠來擠去,熱鬧紛紛,媽媽更是笑得合不攏嘴,為了張羅這一堆食物,她可是準備好幾天了。男人們則一字排開,坐在樹下喝茶聊天,不時傳來一陣哄笑,不知誰說了甚麼,惹得老爸也跟著哈哈大笑!

祖孫三代 歡聚田園

下午,老媽給孫子們一個好差事,每個小朋友提著小塑膠盒,謹記奶奶的吩咐;小心腳下、找找草堆、看看土坑,魚貫進入雞寮尋寶。此起彼落的驚叫聲,興奮的揚起手中的寶物炫耀,陽光下,白的、黃的雞蛋閃閃發光,映照脹得通紅的小臉蛋,煞是可愛!他們的奶奶就為了這一刻,特意兩三天不去撿雞蛋呢。

中秋的恆春仍然很熱,樹下,我們和爸媽喝茶、嗑瓜子、話家常,而打打鬧鬧的孩子們占據了全部眼光,大家快樂無比,嘰嘰喳喳講不完的話,夕陽西下,海風徐來,幸福極了,誰都沒注意到少話的爸爸,望著海,眼神間那一抹思鄉的憂鬱。

夜晚帶著大包、小包媽媽準備好的食物上車,享受滿滿的愛和爸爸的叮嚀,我們呼嘯而來呼嘯而去,那麼理所當然,那麼肆意而為!

「唱一段思想起……走不盡的坎坷路,恰如祖先的步履……抱一支老月琴,三兩聲不成調……老歌手琴音猶在……接續你的休止符,再唱一段唐山謠……」

爸爸,我好想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