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個各領域的民間團體,發起「愚人節最佳官員及政策選拔」網路票選活動,希望藉此讓全民能監督政府政策及官員,昨天公布結果。不過,筆者認為,這項票選活動並不能證明政策有問題、官員沒效能,還需要時間驗證,方能客觀。
公共政策主要是解決問題,提供人民優質生活,因此須針對問題找出正確的解決辦法,要以全面性的系統思維,避免落入迷思,否則規畫討好民眾的短視近利方案,才是愚政愚官。
換言之,政策得先客觀觀察問題癥結,找出可行方式進行規畫,再經過公共辯論調整後施行,這些都需要投入時間、人力與物力,而且,政策必須依時程逐步推動,才能顯現效果。
當初在推動十大建設時,當時輿情、人民都主觀認定沒有必要,但時間證明,這項政策是具前瞻性,奠定台灣經濟奇蹟基礎。
民間團體舉辦的這項活動,是認為「台灣政府官員常推動一些無視世代正義、有礙國家永續發展、甚至不知所云的政策」,而推薦二十個官員、政策讓網友票選,但未能體察所謂fool政、fool官產生的根本原因,也沒公開說明相關問題,就認定是fool政、fool官,不僅是將問題簡單化,更有失公允。
民主社會人人有權發表意見,但須有建設性,尤其要對公共議題更需要完整了解,只要政策未脫離公共利益最大化原則,就必須時間證明是否正確有效,不能在短時間內就下定論。
涂晉誠(屏縣長治/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