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建會主委
盛治仁 十年始終如一
有別現今媒體流行聳動,《人間福報》內容平實清新,十年來始終如一,尤其在台灣尚未重視「環保教育」和「品德教育」,貴即引領時代潮流,舉辦多場相關活動與論壇,提升整體社會向上、向善。
值貴報十周年之際,期待此一優質媒體永續經營,為社會重要議題持續深化報導,讓台灣媒體有永續學習的標竿。
國立台灣大學校長
李嗣涔 從清流變主流
《人間福報》創立於九二一翌年,正是人心最需撫慰的低迷期。十年來,這份「清流報」從一株小苗、一滴甘露,逐漸茁壯為綠蔭大樹、一潭清泉。
貴報強調正信正念,卻不說教訓示,讓人自然接受「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為人處世之道。期待未來能從「清流」變「主流」,開啟格局更恢宏的福地洞天,那就是台灣全民之福。
暨南大學榮譽教授
李家同 培養國際視野
《人間福報》創立迄今受到各界良好的評價,無論是在品德教育的耕耘、環保觀念的建立都用心良苦,有助提升社會的真、善、美。
《人間福報》提供了國際版新聞讓讀者閱讀、從中培養國際視野,隨著台灣與世界的互動愈來愈緊密,建議《人間福報》未來可更增加國際新聞報導的篇幅與深度,讓讀者深入了解國際重要事件。
台北藝術大學校長
朱宗慶 觸動人心深處
《人間福報》以推動「環保觀念」和「品德教育」為職志,是很令人佩服的辦報精神。因為好品德是做人根本,而好環境是人生存的根本,福報用心辦報,致力推動社會善良風氣,可說是偉大的點燈者。
貴報內容都是善人、善事、善物、傳好事,為生活增加新力氣、新智慧。尤其「星雲禪話」不僅觸動人心深處,對不好事務則是當頭棒喝。
國立中山大學光華講座教授
余光中 感受世間溫情
當前報紙負面新聞看多了令人難過,但《人間福報》內容乾淨;尤其難得的是,對其他宗教卻相當包容,令人佩服。
貴報很重視文教新聞,頭版內容更富人情味,不只是人間的同情、生趣,還有人與萬物間的的互動,深深感受世間溫情。貴報能推動「環保觀念」,正提醒大家注意此議題,驚覺問題嚴重性而配合節能減碳,使其達最大功效。
新舞臺館長
辜懷群 學習存什麼心
有著無憂無懼的人生,過著無貪無嗔的生活,看著無生無滅的生命,存著無高無下的心情—-實乃世間一大福報也。
這是星雲大師在《佛光菜根譚》書裡所說的話,看《人間福報》,就是學習該存什麼心。在有限的人生裡,悟一切是「無」,不如退一步培養一點「慧眼」與「慧心」,朝著福報人間路前進。
教育部長
吳清基 倡導心靈環保
《人間福報》在台灣媒體中一直很有自己的風格,受到老師及家長肯定,十年一路走來對於提升社會正面風氣抑注一股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人間福報》長年來倡導品德教育與心靈環保的宗旨,也與教育理念的主軸一致,發揮良好的社會公器功能。期許未來可以報導更多有助建立學子正確價值觀的新聞,讓我們的社會變得更美好。
希望基金會董事長
紀政 樂活善行 福報台灣
二○○七年,我和希望基金會同仁決定印製記錄每天走路步數的「健康存摺」。發表會前幾天,基金會總監連錦堅拿著《人間福報》興奮地說:「真不可思議!今天頭版星雲大師談『走路』,就像在為此加持!」於是,《人間福報》此文就成了發表會現場的佈置物。
欣逢貴報十周年,謹以「樂活善行,福報台灣」八個字,互勉之。
行政院院長
吳敦義 振民心向上
人間福報在宣揚佛法、淨化人心、傳達善念及投入公益的貢獻,是提振民心向上、棄惡揚善的重要力量之一,令人十分感佩。貴報創刊十年來,結合社會脈動和國際趨勢,致力環保和品德教育的推動,不僅順應潮流,也彰顯星雲大師對台灣這片土地的慈悲胸懷。敦義以身為佛光人為榮,並期許貴報繼續秉持「佛光普照眾生,人間充滿福報」的理念。
北京奧運中華跆拳道代表隊總教練
侯緯星 有品德 打不倒
《人間福報》積極推廣環保與品德教育,其實品德教育與運動家精神無異。
蘇麗文在北京奧運賽場上,奮戰不懈、堅持到底、為國家爭光的信念,正是品德教育的最佳註腳。我相當肯定《人間福報》推廣的目標。希望,任何人在遇到挫折、挫敗,不順遂時都不會被打倒。
法鼓山方丈
果東法師 種善良種子
《人間福報》以推動「環保觀念」和「品德教育」為職志,秉持佛教慈悲與智慧廣度眾生的理念,提醒民眾時時關注環境,將善良種子播種於大眾心中,落實人間處處淨土的佛陀大願。
此與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常年推動以心靈環保為核心之四種環保、心六倫的理念不謀而合,祈願大家一同來努力。
天主教樞機主教
單國璽 引導選賢與能
《人間福報》的創辦可謂「媒體大革命」,不報導政治口水戰、八卦新聞,而是帶領讀者認識新奇、正面的人事物,並傳達切身生活資訊,發揮領導其他媒體的功能。
貴報創報至今掌握正確方向,希望未來能引導民眾選賢與能,帶動理性、有建設性的問政,進而提升整體社會風氣。
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理事長
李玉柱 開闊大眾胸襟
《人間福報》十年來致力溝通與活化社會良心,所刊載的內容堅持傳達淨化、美善的知識訊息,不但有效消弭社會的暴戾之氣,且積極推動人格教育與心靈環保,善盡媒體公器的角色,堪為台灣媒體的典範。
每早看《人間福報》,可讓人整天沉浸在幸福美好的氛圍裡,期待這份「質報」為教化人心與開闊民眾胸襟持續努力。
國民黨榮譽黨主席
吳伯雄 全家歡喜看報
《人間福報》是清流、是向上提升的力量,原因就是全家大小、子孫三代都能一起看,父母不需特別過濾。福報以環保和品格教育為職志,與人間佛教、愛地球的理念相合,強調對後代的責任,我認為很好。
十年來,平面媒體經營得愈來愈辛苦,若非星雲大師和聯合報系的支持,也很難撐下去,但是作為佛光弟子,我們都該發心護持到底。
趨勢科技創辦暨文化長
陳怡蓁 重視藝文新聞
《人間福報》發揮媒體的正面能量,不僅將人心導向真、善、美,還報導世界。把環保與品格教育當職志的媒體不多,而目前福報的用心已能看見。
貴報內容豐富,有插畫及不同風格的專欄,早上起來先閱讀《人間福報》,能充分感受世界的美好。不過最讓我感到珍貴的,卻是《人間福報》重視他報已漸式微的藝文新聞。
衛生署長
楊志良 沒口水報導
我最喜歡看的報紙就是《人間福報》,因為沒有一堆口水報導,而且內容充滿了關懷。此外,儘管是由佛光山發行,不過內容並無「門戶之見」,依然廣納不同教派的意見。
貴報想要推展品德教育,是很好的理念,尤其佛光人本身就有許多感動故事,透過這些實例,有助讀者效法其精神。
商周媒體集團執行長
王文靜 傳遞正面力量
《人間福報》如其名,報導許多有「福報」的消息,替社會傳遞一種正面的力量。相較現在媒體多走腥、羶、色路線,《人間福報》相對是一份內容清新,且可安心讓孩子閱讀的報紙,因此可以把更多對孩子的生活品德教育,透過動人或有趣的故事報導,讓孩子透過「讀報」來學習,希望福報秉持這樣的理念、發展順利。
陸委會主委
賴幸媛 宏揚人間佛教
春節應邀拜訪佛光山時,曾聽星雲大師提及「弘法要創新,修行要傳統」的概念,這是「人間佛教」宏揚世界的同時,又能恪守經義的不二法門。
《人間福報》是人間佛教普渡世人的具體實踐。十年來,為眾生的哀痛苦難提供精神慰藉,也為大地的創傷鼓吹環保,並在生態議題上具體實踐。我為《人間福報》的成就致敬,註記我個人對人間佛教的感激。
知名媒體人
陳文茜 小故事大影響
我一直相信媒體的力量可以很深遠,一份報紙報導的社會人物小故事就足以影響千千萬萬人的心,激起大家的同理心與感恩心,為社會帶來一股正面的意念,在我看來,這份報紙就是《人間福報》。很高興貴報已經創報十週年,我期許未來貴報可以發揮更多社會公器的力量,多報導弱勢與邊緣族群的故事,讓我們的社會從中激發出公益與助人的力量。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鄭崇華 關心環保議題
在台灣最需要中道力量支持的十年,《人間福報》本著最至善的初心,以誠懇的態度一步一腳印地呈現了許多具深刻教育意義的報導,受到愈來愈多閱聽眾肯定。貴報在台灣的影響力與日俱增,當初的菩提種子如今已成熟結蒂。
本基金會近年來對於環保議題所作的努力,恰與貴報不謀而合。對此,感謝貴報在環保的領域與我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