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慧心台北報導】創社屆滿十周年的《人間福報》,今天將歡喜邀請訂報五年以上的讀友及終身訂戶、作者、義工及廠商客戶,齊聚佛光山台北道場六樓,分享社慶的喜悅。明(二)日晚上七時三十分,則舉辦「國際環保論壇」,並邀社會各界意見領袖,共同簽署具時代意義的環保宣言。
一九九九年,台灣發生災情嚴重的九二一地震,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為安定當時惶惑的台灣人心,於二○○○年四月一日創辦《人間福報》。星雲大師並以「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勉勵《人間福報》能成為一份傳遞真善美資訊、確立正向價值、風格清新溫暖的清流媒體。
十年來,人間福報全體員工,堅持以這句話為辦報信念,並先後舉辦「媒體環保日」論壇、「文學獎」徵文、「宗教論壇」、「禪宗之旅」、「世界書香日─探索生命的閱章」、「有品卡通人物」票選、「世界環保論壇」……等深具影響力的活動,企盼能夠引領真、善、美的新聞風潮,讓社會更和諧、人心更溫暖。
「德不孤,必有鄰」,十年來,《人間福報》在全體員工、熱心讀友及推廣義工努力下,報份持續增加,讀者遍及世界五大洲(並曾發行《美洲人間福報》、美國多州則有福報專版),因而連續多年入圍「卓越新聞獎」、「金鼎獎」、「兩岸新聞報導獎」、「社會光明面報導獎」……之鼓勵,普獲各界肯定。
《人間福報》並自行研發軟體,創台灣「電子報紙」先河,每日配合報紙發行,將全份報紙版型,同步寄發給電子報訂戶,並加掛於網站便於世界各地讀者上網「翻閱」喜愛的文章。
走過十個年頭,《人間福報》未來仍將以專業知能,堅持正信辦報,帶動「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三好觀念,並加強資訊服務,朝多元專業面向發展,前瞻台灣社會的需求,推出相關版面及內容,同時以「讀報運動」大力推廣,深化這份優質媒體在下一代心中的影響力。
為落實環保減碳行動,《人間福報》今年社慶不發邀請函,首開風氣之先,以簡樸落實的形式,改以線上報名及在報紙上印製出席回函方式,公開邀請各界共襄盛舉。明天晚上在松仁路三號舉辦的「國際環保論壇」,亦採同一方式報名,可謂令人耳目一新。
帆船之都前大家排排坐,來個讀書會吧!滿信提供
智利
福報在手 福慧終身發行人 心定和尚
《人間福報》十年了!這十年來我每回到各別分院,看見道場及佛光會會員極力推廣《人間福報》,內心都相當感動。為響應大師創辦報紙的心願,我以自己在梵唄上的微薄能力做貢獻,無論那一間道場只要訂報人數到達一定數量,就施放瑜伽焰口,讓大家增廣見聞外,同時也傳達孝親報恩的觀念,使訂戶們的歷代祖先享受上品福報,也祈求諸佛菩薩加持大家平安吉祥。
十年來,各別分院的住持當家紛紛響應,每年訂下時間固定舉辦燄口法會,像台北道場住持覺元法師就發心推廣一萬份,竟然也達成目標。還有許多終身訂戶、榮譽訂戶不僅訂報自己看,還訂來贈送到學校、醫院、關懷中心、監獄、親朋好友等,可謂修福又修慧。
福報能走到十年,真要感謝所有推廣義工、護法信徒、各別分院的護持,也祈求諸佛菩薩保佑福報所有的讀者,福報日日增。
圖說:心定和尚在智利國父ohigins的雕像前,閱讀《人間福報》。林本鋒提供
荷蘭 探索科學與醫學
荷蘭佛光協會會長溫戊生、副會長文春生及理事游國泰、廖桂賢伉儷,一直帶領兒女共同學佛,羨煞許多人;而要談佛論道、分享法喜,福報中蘊藏的法寶,就成了他們的最愛,已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再加上當中不論科學、醫學的討論亦相當精采,他們去到那兒都不忘帶上一份,以隨時閱讀回味。
遊玩風車村,也順道讀福報。妙益提供
瑞典 烹飪專家好幫手
瑞典斯德哥爾摩的裴海蒂,以其烹飪專才接引人們踏入佛門,福報內的食譜介紹,就成為她採購時的最愛!她出門辦事也一定帶福報,因為「看福報就有福報!辦事好順利!」這次來到「二十世紀歐洲最美的建築物」斯德哥爾摩市政廳,它是每年舉行諾貝爾獎晚宴的地方,所有看過福報的人,都認為它們兩個正是清新與優美的「絕配」!
斯德哥爾摩市政廳前,閱讀福報。裴海蒂提供
巴西
牽引思鄉的情懷
在巴西的里約耶穌山上,《人間福報》一樣發出真善美的光芒,當地華僑看福報不但是帶著一顆新奇的心來感受世界趣聞,他們更認為,福報的每個版面都很值得細看。
尤其在異鄉巴西還能收到三個月前的福報,真是感動與珍惜,會引起思鄉的情懷。
圖說:在里約耶穌山前,專注閱讀福報。 妙威提供
美國
放送美麗的驚奇
在紐約看福報,一定要記得抱持分享的心情。劉芳妤是紐約曼哈頓上班族,一天午後,她利用空檔在中央公園中閱讀福報,剛好一位六十多歲的美國婦女走到她身旁,原來是被報紙上鮮艷的色彩所吸引;她看著劉芳妤,直說「好羨慕你能閱讀中文」,劉芳妤把封面上可愛的照片說給她聽,老太太驚奇地感嘆,「原來世上還有這麼多美麗的驚奇!」
紐約布碌崙大橋上讀報,可遠眺自由女神像。David Hwang提供
法國
搭起親子的心橋
在法國能見到的中文訊息可謂鳳毛麟角,福報帶來的精美文章,不但啟迪人心,也提供處世妙方,如良師諄諄教誨。其中「少年天地」對父母非常實用,因為身居海外的孩子們,平時閱讀中文的機會不多,福報文章健康優質,還有注音符號加註,易於閱讀。福報少了許多無謂的垃圾廣告,及汙染社會人心的聳動新聞,它是心靈環保,更是父母與孩子們互動的最佳話題。
巴黎鐵塔前讀報,是一種享受。 吳慧玉提供
德國
老外也豎大拇指
德國法蘭克福佛光山的義工,為祝賀福報十歲,特地前往當地最重要的觀光景點─MyZeil商業大樓,這棟去年才剛落成的時尚建築,進行宣傳。
當地人在獲悉遙遠的東方有這麼一份宗教創辦的好報紙要慶賀十歲生日,都非常支持與開心。
德國MyZeil商業大樓前,當地人也看福報。永超提供
澳洲
實踐三好的關鍵
許多澳洲讀者很早就開始閱讀福報,頭版星雲大師的專欄,依舊是當地民眾的最愛。報齡五年的讀者美玲認為,不論是「星雲法語」、「星雲禪話」或「佛光菜根譚」,都讓她感受到豐富的生命啟示,從中體會到慈悲、包容與尊重,讓家人間的相處,因佛法的滋潤而正向發展;尤其福報常提醒大家要行「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最為受益。
雪梨歌劇院前,歡喜閱報。妙空提供
馬來西亞
與世界輕鬆接軌
馬來西亞的讀者,都認為《人間福報》是「最佳生活良伴」,不但提供豐富多元的正面訊息、積極的建議;編排也漂亮優雅,可以提升知識,甚至潛移默化改變行為。就像最受讀者歡迎的「星雲禪話」專欄,讀者可以透過佛教故事,照亮生命的道理。此外,國際新聞與奇人妙事也有固定讀者群,它們讓讀者可以更輕鬆的方式與世界接軌。
雙子星的上班族,閱報吸收知識。春兒提供
日本
生命的無限法喜
東京協會新宿分會的會員們,在東京新宿車站的咖啡廳閱讀福報。她們覺得福報的內容清新、實在,能為自己的生活帶來無限法喜,也讚美《人間福報》名副其實,真是福報福人讀,猶如一流人讀一流書;而法師的極力鼓勵,更是一讀再讀的動力來源,也成為精神修學的資糧。
東京新宿車站前,喝咖啡讀報。
Kakuchi提供
大陸
學習看正體字
在大陸,能讀到來自台灣的刊物很不容易,對於安徽人的本用來說,能從報中吸收到佛法知識,更感到珍惜。有時他們全家人在外出旅遊時,會隨身帶著福報,就坐在戶外閱讀,彼此交換心得。
看福報另一個好處,就是學習看正體字,大陸多用簡體字,年輕人反而認不得繁體,所以收穫很多呀!
本用一家人在上海東方明珠前,閱讀福報。本用提供
紐西蘭
喚醒世人愛地球
南半球紐西蘭也有福報,讀者即便足不出戶,也能關心台灣、放眼世界,並且從外而內豐富生命內涵,無形中清淨本性。福報還有一項重要的特色,就是它透過編輯的用心,呼籲世人感同身受的重視環保議題,以出世的心懷奉行入世理念,勸導世人齊心拯救、愛護地球,對萬物行「三好四給」的慈悲心懷。並輔之以清新清醒的文風,福報讓所有讀者成為人間功德主。
台灣
玉山頂上閱讀
佛光山台北道場山水讀書會,為實踐三好運動─「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為了用身語意合一的方式來閱讀福報,特到玉山起航。
途中除閱讀星雲大師的「迷悟之間」專欄,進行心得分享,更聆聽蟲鳴鳥叫天籟之音,讓身心與自然合一;而觀看花草樹木在為有情眾生說法的過程,有如體驗由迷到悟的過程,更直接體會何為《人間福報》。
台灣最高山玉山上辦山水讀書會閱讀《人間福報》。王培義提供
南非
孩子們的故事書
南非佛光山南華寺持續不斷的贊助當地貧困小學的營養午餐,除布施食物外,也會以佛教小故事和小朋友結法緣,雖然他們看不懂中文,但慈善組的本淨居士常把福報上看到的小故事說給小朋友聽,讓孩子們除了學校和家庭外,另外開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戶。南非的孩子也很喜歡編排優美的福報,特別是「少年天地」,可愛的插圖總讓小朋友有意外驚喜。
南非小學以福報為教材,進行教學。 覺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