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模林志玲被爆料欠三年健保費,雖然已繳清,但仍引起話題和質疑。
此事受人矚目主要是林志玲的高知名度,加上有高收入低繳費的前例,否則和欠稅大戶動輒以億元計千萬相比,顯得小題大做。
這樁烏龍事件,應可從民眾和政府兩方面探討。民眾除非特意規避繳費,多數都守法,但攸關荷包仍會斤斤計較,投保除非無從選項,一般都會選擇最省錢、有利的方式,以經濟思考為導向是人的天性;另一種是如亂丟菸蒂和不戴安全帽等,有投機取巧的成分,認為不會被當場逮到,帶有僥倖心態,並非重大惡質的罪犯。
政府則扮演執法者,有對違法犯紀的人依法令懲處,如取締超速、搶紅燈等,並給予適當的罰責,以維持公平正義的職責,但重要的是,必須主動出擊,若等犯錯者送上門,達不到嚇阻效果,也錯失了最佳時機。
換言之,未繳健保三年,當事人有錯在先,雖繳清款項,但顯示健保局後知後覺,缺乏主動精神,這種得過且過的行政,想必仍有許多漏網之魚,才是民眾最不滿的地方。
健保虧損連連,下月即將調漲,現在發生重大疏漏,讓人不得不懷疑「開源節流」是否淪為口號,希望健保局加緊腳步清查,防堵欠費漏洞,若再發現類似情形,恐怕任何說帖,都無法得到人民信任。
法雨(彰化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