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的消息】流轉之年....

 |2010.03.21
534觀看次
字級

流轉之年

作者:藤井樹

出版:商周

是在什麼時候開始感覺自己已經長大了?被升學壓力壓得面色慘綠時?向暗戀好久的隔壁班女生告白,卻被發了好人卡時?突然發現自己再不能夠開心地惡作劇,必須跟所有人一樣沉默寡言,聽著「起立立正敬禮下課」的口號度過漫漫長日時?或者,在突然發現,自己竟開始思索起「生命的意義」時?我們總在不知不覺間「成長」,還記得昨天才和朋友嘻嘻哈哈著捉弄女生,今天卻突然發現自己已不再是個孩子,然後,在流轉的歲月中,經歷人事的離散、演奏愛情的悲歌、感受世間的種種無奈,末了,找到自己必須走這麼一趟的真正目的。

攝影師之眼:數位攝影的思考、設計和構圖

作者:麥可‧弗里曼

Freeman, Michael

譯者:吳光亞

出版:大家出版社

攝影時你用的是另一雙眼睛,透過取景器看到的世界,與肉眼所見會有些微妙且影響重大的差異;而攝影師在創作時,或基於自身經驗,或基於創作意圖,或基於構圖原理,也是用另一雙眼睛,觀看眼前的世界。本書透過攝影師的眼睛,讓你知道如何拍出意涵豐富、出色、具有意圖的畫面,也知道怎麼運用攝影師的眼睛,去解讀攝影作品。作者同時介紹許多攝影大師或藝術家出場(例如布列松、安瑟‧亞當斯、羅伯‧法蘭克等),帶我們一窺大師拍攝時的想法及心理狀態。

榮格與密宗的29個覺

作者:羅布‧普瑞斯

出版:人本自然

已經修行佛法有一陣子了,為甚麼還是有這麼多問題?我們所需的靈修觀點和心理觀點,有時候似乎並不一樣,這些觀點之間如何平衡?這本書滿足了佛教徒的需要。心理治療師兼禪修老師的普瑞斯,擷取其十八年治療及多年禪修經驗,探討心理上影響我們努力「覺醒」過程的種種因素。不論追求的是心理或靈性的健康,關鍵在於接受自己的缺點。愛與慈悲心是因了解自己的弱點而生,而非因「圓滿」理想而生;智慧並不仰仗靈感而生,而是由緩慢且往往痛苦的經驗累積而成。本書從傳統的菩薩道背後的心理歷程著手,探討佛教徒的「個體化」歷程。

台灣花布──收藏台灣最美麗的情感與記憶

作者:吳清桂

出版:大塊文化

提起阿嬤的「紅花仔布」,總會讓許多人想起,小時候,家裡的床單、被套或是媽媽背著弟弟妹妹的花布上頭,一朵朵色彩鮮明豔麗的大紅花。「紅花仔布」就像春天的花蕊,曾綻放美麗的光芒,深植於台灣人心中,蘊藏在人們底層的記憶裡,伴隨著當年許多台灣人度過長夜寒冬,還有那個年代濃濃韻味的文化印記和美麗回憶。這個五、六十年來和台灣人共同生活在一起的花布,就是台灣的在地文化,就是台灣的精神,是台灣人共同擁有的美麗情感與記憶,所以我們將這些阿嬤ㄟ花布稱為「台灣花布」。

張愛玲譯作選

作者:張愛玲

出版:皇冠文化

張愛玲以其獨特的創作風格獲得文壇矚目,然而大家多半忽略了她在翻譯方面的才華。張愛玲的翻譯作品主要集中在一九六年代,類型則廣涵小說、詩歌、散文、戲劇與文學評論。翻譯界的權威人士認為她的翻譯技巧與語言運用都十分有個人特色,而「譯者張愛玲」的身分無疑也影響了日後她中英文並進的創作型態,其中部分作品甚至是先以英文創作,再重新改寫成中文。所以無論是想要更深入了解張愛玲,還是研究「張式」的翻譯藝術,這本書都是絕對不可或缺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