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清明節將至,由於掃墓時容易接觸到草叢環境,可能增加感染恙蟲病的風險,疾病管制局表示,恙蟲病的不適症狀類似感冒,特點是身上會出現焦黑的斑點,提醒民眾,如果發現這些病徵,應告知醫師有無到郊區或草叢區的暴露史,以利及早正確治療。
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表示,恙蟲病是經由帶有立克次體的恙蟲叮咬而感染,每年平均有三百多例感染者,流行季從四月開始,七月時達到最高峰;依據二○○
七年至二○○九年的疫情資料分析顯示,以金門縣、澎湖縣等離島以及花蓮縣、台東縣、南投縣等山區縣市,病例數較多。
由於恙蟲喜歡停留在草叢中,再伺機落入經過的動物或人類身上,因此,行走於草叢中就容易遭叮咬,施文儀表示,感染後症狀包括發燒、頭痛、出汗、結膜充血和淋巴腺發炎腫大等,有時會被誤認為感冒,最常被叮咬的部位是四肢與背部,會長出斑點、逐漸成為焦痂。
施文儀呼籲民眾,應落實自我保護,如需進入草叢,應穿著長袖衣褲、長靴及手套,避免皮膚大幅暴露而增加被叮咬的風險;如果出現疑似恙蟲病的症狀,應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是否曾出入郊區、草叢,提供醫師正確診斷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