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竹訊】鄉土語言教材若無法與數位影音融合,小朋友將如同「鴨子聽雷」,效果不彰;新竹市玄奘大學與業界合作,將傳統小學客語教材數位化,「把插畫變活了」,做成DVD,這學期已在台北縣小學使用。
玄奘大學圖書資訊系助理教授張友淼表示,一位朋友開印刷廠,編印台北縣客語鄉土教材,希望讓教材數位化,他利用學生「數位圖書館專題」,六名學生一組執行計畫。
他說,客語教材分四縣與海陸兩種版本,原本只有紙本與錄音版,要讓原書的圖像「動」起來,的確須要一些輔助工具。(聯合報記者李青霖攝)
學生去年九月開始研究,今年一月完成,二月開學後,台北縣教育局已將數位化教材,發給師生使用。「覺得很有成就感!」參與製作的林曉婷說,為了趕在開學完成,「春節都還在忙!」另一學生說,「學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技術。」
這套數位影音客語教材內容,有正音朗讀、客家童謠、還有卡拉OK,可以邊唱邊學,有互動性。
玄奘圖資系主任王美玉表示,圖資系不光是理論學習,透過個案研究與實做,學生更能發掘自己的目標,找到理想工作,增加就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