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佛陀紀念館內紅花綠地的衹園,讓我想起有覺學長帶我們三位同學到佛陀紀念館出坡的情景。
當時,那裡長著數千棵樹木,還有一座座小山丘,沙塵滾滾,山丘表面堆積了無數的大小石頭。我們的工作就是負責澆樹和撿石頭。我不禁想著:「只有四個人,要撿到什麼時候,花才可以種得上去啊? 」
農曆新年前,都監院院長慧傳法師領導全山僧俗二眾,幾百人一起到佛館出普坡。大家就像螞蟻雄兵一樣,在和諧的氣氛下集體創作,每個人發心奉獻,短短幾天,幾座山丘的大小石頭就有規畫的被處理掉,而且還鋪上草皮,種滿了花朵,讓我深刻體會到,大眾的力量真是不可思議。
撿石頭的時候,有時會碰到較大的石頭,大石頭不容易移動,要花費不少力氣和時間才能成功挖出來。挖的當下,我聯想到:大石能沉穩的埋藏在土裡,得靠四周的中小石頭及無數的沙塵支撐,而一個人能夠成功,也必須靠著無數的助緣才能成就。我們為自己的成功沾沾自喜時,是否記得飲水思源?在面對成就我們的人時,是否抱著感恩心?而什麼時候又換我們去成就他人呢?
在佛館服務的幾個月裡,大自然給了我很多啟發。有一天,眼見一朵朵花無奈的向我「鞠躬」,我急忙澆水,更不忘給它們愛語鼓勵;隔天相見,它們已生機盎然,立正微笑地向我問好。植物都那麼珍惜生命,為了生存而堅強忍耐,生為萬物之靈的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善待色身,珍惜生命呢?
佛館的土地不適合種植,因為泥與土的比例不對,但看見每一棵花草樹木都堅強的活著,真覺得是一種奇蹟。它們都在實踐「四給」─給人歡喜、信心、希望以及方便,心裡覺得好歡喜又安慰。
經一事長一智,經驗由累積而來,智慧也是一點一滴長養而得,只要我們用心觀察,付出愛心,加上耐心去體會,一定會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