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費即將調漲,吳揆先前曾指示衛生署,希望盡量擴大免調漲的適用人數範圍,減少阻力,而署長楊志良昨天表示,他和健保局努力的結果,提出的方案只能做到百分之五十九的人不受影響,他以「達不到院長百分之七十五的要求」,因而請辭。
不管楊署長是負責還是以退為進,他的請辭凸顯了一個重要的問題,政策的推動與執行,要以民眾為重,可是必須讓全民了解而接受。
楊志良一向直言直語,他在新流感疫苗風波時,對部分媒體以聳動標題誤導民眾,當場發飆,但在那時候,因為台中劉小弟的死亡事件,而爆發疫苗緩打潮,民眾對他的執行能力,頗多質疑與批評。
至於美國牛肉事件,他才剛接任署長不久,對高層決策無法掌握,也讓他在媒體與民眾面前,表現出「狀況外」的窘境。
不少藍營政治人物或選將,對楊署長更是多有怨言,因為在立委補選中,美牛肉、疫苗等施政問題,都讓他們承擔極大壓力,而楊署長堅持健保費要調整,更是讓他們罵翻了,可是楊署長並沒有因此而改變他的性格。
我認為,健保問題的確是在保費結構與執行、監督上,健保局是該檢討與調整,可是八年不調保費,真是不可思議,結果一定會走上破產或是調漲,只是選舉不斷,政治明星或選將誰敢贊成調整呢?
楊志良不管有沒有選舉都強調「健保必須要漲」,他是忠於職位,與誠實面對民眾,所以問題是,所有政治人物能否一起坦誠面對問題,和專家協商,找出最合理的保費公式,達到照顧全民健康的美意?
孔令信(台北市/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