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過敏 危機在身邊

張雅雯 |2010.03.06
1020觀看次
字級

愈來愈多人發現,自己的過敏反應,其實跟食物有關係。然而每個人過敏的食物不盡相同,而且往往要吃了才知道,多數人停止食用就可緩解症狀,但也有人可能引發急性過敏性休克。

台北榮總兒童胃腸科主任吳子聰表示,正常情況下,身體對於攝入的食物會產生耐受性,並不會誘發免疫反應。不過對食物過敏者來說,體內免疫系統認定某些食物是有害的,為了保護身體,於是製造大量的抗體及細胞激素等物質對抗這些食物,讓人體產生不適。

過敏原食物 均含蛋白質

造成過敏的食物有相同特徵,就是含有蛋白質,尤其是與免疫蛋白E有關的過敏,這種過敏可能引起過敏性休克,由於反應較快速、容易被偵測,抽血檢測會發現體內對過敏原產生IgE抗體;而食物過敏的免疫致病機轉,還有一類則是非IgE抗原抗體複合體引起的組織傷害,以及延遲性過敏反應。

吳子聰曾研究國內食物過敏的盛行率,他進行三萬零一十八份問卷調查,發現約有百分之七的人有食物過敏;若依年齡層分析,三歲以下的過敏比例為百分之三點四、四至十八歲為百分之七點六、十八歲以上成人為百分之六點八。

另外還透過病歷審閱方式,由台北榮總、三軍總醫院、新光醫院、台中榮總、高雄榮總、花蓮慈濟醫院合作,蒐集自民國八十五年至九十五年,因嚴重過敏而掛急診或住院治療,進而引起死亡、休克或其他呼吸系統、胃腸道等方面的急重症病患,分析究竟是哪些特殊食物過敏原導致。

對牛奶過敏 喝羊奶也會

結果發現引起成人過敏的食物包括:蝦、蟹、貝類、鱈魚、花生、芒果、豆類、蛋類、柑橘、龍蝦等,臨床症狀多半為休克、呼吸困難;引起兒童過敏的食物則為奶類、蛋類、花生、蝦、蟹、奇異果、芒果等,臨床症狀多為出現血便、腹瀉、嘔吐、溼疹、蕁麻疹。

有些家長因孩子對牛奶過敏,改選擇羊奶給孩子喝,不過馬偕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主任黃立心指出,牛奶與羊奶的蛋白分子相似程度達百分之九十九,因此兩者引發過敏比例其實差不多。這種因為含有類似過敏原引起的,又稱為交互反應,比如天然乳膠和奇異果的蛋白質成分相似,因此對奇異果過敏者,如果長期暴露在乳膠素材環境中,也容易誘發過敏反應。

蛋則是另一常見的過敏原,吳子聰指出,由於蛋白質存在蛋白中,因此蛋白比蛋黃容易誘發過敏,不過臨床上發現,這類過敏者吃蛋糕卻不會過敏,推斷是因為烘培的高溫可讓蛋白質分子解構,所以不會引起免疫反應,但究竟要多少溫度可達這種效果,目前無法定論。

身體出狀況 非全因過敏

有些人對於紅酒、醃筍有過敏反應,吳子聰指出是因為添加了亞硫酸鹽,目的是抑制細菌生長以延長保存期限,不過由於進入肺部之後會成為二氧化硫,過敏者會因為氣管受刺激,導致不停咳嗽。

然而,並非所有因食物引起的不良反應都是過敏,吳子聰指出,有些人接觸奶蛋類就會腸胃不適,其實是因為乳糖不耐症;食物不清潔,也是讓人吃了就不舒服的原因之一,特別像魚類等海鮮含有某種胺基酸,不清潔就會形成組織胺,造成皮膚搔癢。

食品精緻化 誤食風險高

黃立心表示出現食物過敏時,會針對症狀來緩解治療,不過比較令人擔心的是出現急性的全身性過敏反應,必須趕快打腎上腺素、再給予氧氣,國外由於食物過敏比例高、就醫較不那麼方便,已經發展出一種裝有腎上腺素的筆針,便於隨身攜帶,患者自救時可趕快往身上打。

食物過敏因人而異,然而現在食品精緻化、添加物眾多,不少人明知自己對某樣食物過敏,卻因為誤食而誘發,吳子聰指出美、日均開始把國內常見的食物過敏原,標示在產品外包裝上,並且註明產品的內含物有其中哪幾樣,提醒選購時要注意,若國內未來也可比照,將可避免民眾受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