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地區發生芮氏六點四的百年大地震,震央在高雄縣甲仙鄉東南方,深度只有五公里,撼動南台,強震發生時間因正好在上班上學時間,而非像「九二一」是凌晨,所幸截至目前無人死亡,除高鐵停駛,初步統計造成三十多人受傷,其他災情及確實損失,尚待評估。
媒體報導,馬總統在第一時間致電行政院長吳敦義,與震災相關縣市聯繫,視情況成立救災中心,妥善因應,並要求相關單位掌握後續狀況,國軍也在十七分鐘內完成編組,出動勘救災,馬總統還緊急更改行程,中午先到新店災害應變中心了解災情,下午到台南災害應變中心視察,可見政府已記取八八水災教訓。
但政府仍應高度動員,有效率地詳細勘災,和優先搶救災民,不要再重蹈八八水災覆轍,被貼上反應遲頓標籤。
除了搶救災民外,基本的民生所需物資能否及時送達,是救災最重要的工作,除了飲食與醫療外,恢復水、電、電信和交通等,都會對災民及在外地家屬,有穩定心理的意義,而且重建必須立即有效的展開,這才是真正的以民為念,盼各級政府應以此為重點工作。
此外,這次高雄強震逢選舉年,向來見縫插針的藍綠兩大黨,及別有企圖政客,若還政治操作,台灣人民就該用選票力量,將這些踩著災民血淚的亂源,逐出政治舞台。
救災本就是和時間賽跑,更是考驗中央與地方政府行政效能,而災情也是繁雜,因此除了最急迫的拯救受難災民、供應民生物資,更不能讓台灣社會的階層問題,在口水中惡化,假如政客不把這些當一回事,只討論五都選舉中的高雄、台南市要不要停止,或兩地縣市合併是否延後,那就是政客殺人。
張樹勉(北縣新莊/文字工作者)